古家资讯

古小彬:台湾客家古氏源流暨“根文化”成果概述

来源:本站日期:2019-2-13 浏览:0


台湾客家古氏源流暨“根文化”成果概述

 

作者:古小彬

 

本文刊载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评论》(第三辑)

(叶圣陶研究会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台湾省聚居着汉族和高山族古氏三万余人,是台湾“本省人”的第69大姓,也是“先住民”的第34大姓,更是“客家人”的第24大姓。这里主要谈的是迁往台湾开基的客家古氏始祖话题。

台湾岛上的客家古氏基本上迁自祖国大陆。而自大陆迁往台湾的时间,则划分为二个时期:一是台湾光复前,即1945年日本管制之前;一是光复后,即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

所谓“根文化”,通常表现在成立“蒸尝会”、“同乡会”、“宗亲会”、“基金会”的互助组织,以及“寻根”、“谒祖”、“修祖墓”、“建祠堂”、“编族谱”等这些饮水思源的举措。台湾客家古氏在“根文化”活动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大陆祖籍地修建祠宇、祖墓、道路不计其数,编修族谱数十部。

〔关键词〕台湾;古氏;源流;根文化;成果。

 

 

上篇:迁往台湾拓基的客家古氏始祖


笔者曾于1997年、2000年先后主编出版了《古氏渊源暨分支》的大陆版和台湾版,对台湾客家古氏情况相对比较了解,今就相关源流等话题在此与各位老师进行探讨,万望诸位先进不吝赐教。

台湾省聚居着汉族和高山族古氏三万余人,是台湾“本省人”的第69大姓,也是“先住民”的第34大姓,更是“客家人”的第24大姓。这里主要谈的是迁往台湾开基的客家古氏始祖话题。

台湾岛上的客家古氏基本上迁自祖国大陆。而自大陆迁往台湾的时间,则划分为二个时期:一是台湾光复前,即1945年日本管制之前;一是光复后,即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

大陆居民迁居台始于何时?台北师范学院教授古国顺博士认为:台湾在荷兰人入侵之前,已有汉人来居。清初虽然颁有禁海之令,因或禁或弛,难阻偷渡者之外移。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取消海禁,同时采纳水师提督施琅的建议,渡台者须领“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并得台湾防海同知认可后,始可放行,且均不准携带家眷;同时还以“粤地屡为海盗渊丛”为由,禁止潮州人、惠州人赴台。该禁令维持将近一百年才告解除,当时正值移民风潮最盛之际,此举确实严重影响潮惠两府的客家人赴台的机会。不过,闽西、闽南及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四县的客家人,仍大量按照规定,顺官道而往。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施琅死后,禁令渐弛,粤籍客家人冒险偷渡往台者,为数更多。即以客家古氏赴台先祖而言,就有二百多户,对台湾的开发和繁荣,作出很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在台湾光复前迁去开基的客家古氏约有160多人。其中福建省平和县1人、广东省梅县40余人、广东省五华县74人、广东省蕉岭县近40人、广东省陆丰县4人、广东省惠来县1人。

客家古氏最早去台湾的时间是在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据台湾桃园县杨梅《古氏族谱》载:二十七世达先公,于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自广东省长乐县(今五华县)安流镇鲤鱼江高车子迁徙来台,创业于桃园县杨梅镇上田心营盘脚。至康熙六十年(1721年)夏初,福建省长泰县人朱一贵联络黄殿、李勇、关外等人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占领全台,称中兴王。时有广东省五华县义民古兰伯、古芬兴随起义军入台,居住于淡水港东西二里处。康熙年间(16621722年)来台者还有:广东省蕉岭县蕉城镇谢陂的古辛伯,迁居中部沿海;梅县城北乡伯公凹的古九佩,迁居苗栗县通宵镇;梅县的古弘贵、永祥、凤祥、兰祥等。

雍正年间(17231735年)迁台的客家古氏计有:广东省五华县龙玉湖约的古登昌、凤昌兄弟,居新埔流民窝;五华县梅林镇的古兰桂、古传先,居关西上横坑;蕉岭县长潭乡的古禄祥,居苗栗县铜锣镇;蕉岭县文福镇高塘村的古玉行兄弟,居苗栗县后龙;梅县樟树坪的古敬儒,居龙潭三坑。

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迁台的客家古氏计有:

①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琴口乡的古通俊兄弟,居龙潭;梅林镇贮河石的古今成兄弟,居板桥;华阳镇的古兰超兄弟,居龙潭。

②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高塘村的古献来,居丰原;蕉城镇城西黄土村的古廷启,居霄里;蕉城镇谢陂的古日鼎,居高雄市美浓镇。

③广东省梅县的古君球兄弟,居关西;摺田的古奇耀,居高雄市美浓镇;古田的古名成兄弟,居大雅;古庄鼎,居屏东县车城;大立的古尚英六兄弟,居树林山佳;松口镇的古登淳叔侄六人,居龙潭大坪;樟树坪的古熙琏兄弟,居龙潭八张犁。

④广东省陆丰县古典章,居新竹县湖口镇;古秀章居苗栗县三湾;黄塘的古应先,居彰化永靖。

⑤广东省惠来县的古儒友,居苗栗县铜锣镇。等等。

嘉庆年间(1796—1820年)迁台的客家古氏计有:广东省五华县的古运高、运义、运章、顺祥、继祥、钦就、云龙、云祥、兴周、康逊、振逊、麟昌、中纯、世雍、芳魁、兰先等,其中古兰先创基新竹縣關西上橫坑;广东省梅县的古凤彩、玉达、秀生、秀凤、福山、禄山、寿山、鹏奎等;广东省蕉岭县的古亮铧、亮保、炳务、昌发、芳龄、干生、庚达等。

道光年间(1821—1850年)迁台的客家古氏计有:广东省五华县的古庆云、祥云、寿云、荣耀、宗耀、板耀、阿八、意元、章元、学元、运挢等。陆丰县的古承立。梅县的古集东、记伯、冉妹等,其中古集東創基龍潭八張犁,古冉妹居楊梅矮坪。

同治年间(18621874年)迁台者有广东省五华县陂坑的古春光,居新竹县北埔。

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至日本统治时期,有广东省五华县梅林镇贮河石的古汉端,迁居桃园县;古阿义经基隆到苗栗县大湖开基。

1945年10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台湾光复。广东省梅县人古飘萍等随前进指挥所入台,进行台湾的接管工作。之后,广东梅县籍的大律师古云琼、广东五华县籍的警官古奠基、广西马山县籍的飞行员古可模、江西寻乌县籍的古芹斋教授、江西上犹县籍的军医古章文等大批古姓军人、警务人员、律师、学者赴台服务。特别是在1948—1950年期间,国民党部队中许多古姓高级将领,都是这个时期去台湾的。如江西省寻乌县晨光镇的古作邦将军、古游生将军,江西省遂川县樟木坑的古田才少将,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的古焕谟将军,广东省梅县的古辉文上校等等。这期入台的客家古氏主要是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籍。在这期赴台且知其下落者,计有400余人,相当于清代来台开基古氏之半数,尤以广东全省最多。

 

下篇:台湾客家古氏的“根文化”成就


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是由众多家族构成,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史,绵延不绝,历久弥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怀宗念祖,敦亲睦族,此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笔者在这里提到的 “根文化”,是通常表现在成立“蒸尝会”、“同乡会”、“宗亲会”、“基金会”等互助组织,以及“寻根”、“谒祖”、“修祖墓”、“建祠堂”、“编族谱”等这些饮水思源的举措。

台湾客家古氏同胞,在这些“根文化”举措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以拳拳爱国之心,谱写了一篇篇绚丽的篇章;以血浓于水的爱乡之情,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以集腋成裘的慈善公益之金,圆了数不尽的人生梦想;以虔诚的追本溯源之行,感动着每一位同胞乡亲。

一衣带水,台湾海峡阻隔不了两岸同胞的心灵。有史以来,迁居台湾的乡亲,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回到大陆原籍地进行寻根谒祖,并对祖籍地的祠宇、坟茔、道路进行修缮、维护,同时亦演绎着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感人故事与人物。如新竹市的古云梯、古燧昌、古焕球,台北市的古焕谟、古辉文,台中市的古显源、古子隆,中坜市的古国瑞,苗栗县的古关琏、古奠基、古汉金,等等,他们或牵头为家乡修祖茔、建祠宇,或斥资兴建道路、加工厂、学校,或编修族谱文献、刊印源流系统图,甚或嘉评。

笔者亦于1994年始,与台湾学者共同编辑氏族文献,至今有近10部文献服务同胞;又于1997年始,先后10余次为台湾同胞担任向导,前往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寻根谒祖。

下面,简要介绍台湾古氏蒸尝会、宗亲会及历代编修的族谱等“根文化”成就。

一、台湾古氏蒸尝会

台湾古姓的“蒸尝会”,又称祭祖会,源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当时聚居在桃园县的古思齐、古应光、古广基、古宾接、古汝焕等,考虑到清代自大陆迁居台湾桃园县龙潭落业的古姓先祖有60多位,便发起成立“成之公蒸尝会”,筹集资金,择地桃园县龙潭八张犁,购置田产,并建筑成之公祠,定于每年八月二十五日以猪羊、牲礼等隆重举行秋祭,就地办酒席供宗亲共享,还发放红包等活动。

在举行祭祖典礼时,还要诵读祭文,今择一则由台湾中央警官学校教官古奠基撰写的祭文,以飨读者:

中华民国○○年,岁次○○正月○○日吉辰,○○○世裔孙○○暨合族旅台宗亲,谨以香花牲果之仪,致祭于

新安堂古氏历代高曾祖考/妣之神前曰:

维我古氏,源远流长。

系出姬周,代有贤良。

同科进士,华国文章。

仙人献掌,福荫无疆。

枝荣叶茂,兰桂飘香。

或服党政,名显中央;

或任军警,有勇知方;

或营事业,贡献工商;

或居海外,各展所长。

宗功祖德,世泽流芳。

愿我昆季,绳继发扬。

欣逢吉旦,济济一堂。

虔献牲果,来格来尝。

佑我裔孙,长乐永康;

人文蔚起,奕世其昌。

尚飨!

二、台湾古氏宗亲会

台湾省的古氏宗亲会,在未立案前称作宗亲联欢大会,政府立案后才改称宗亲会。其组织依规定设有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候补理事、常务监事、监事、候补监事、总干事、副总干事、秘书长、总务、财务、文书、顾问和会员,有分会的另设分会长、各区主任等。

宗亲会每年要召开会员大会,于大会当天拜请历代祖先登神位,隆重举行祭祖仪式后,开始进行议程,最后开展联欢活动:或发送纪念品、或摸彩、或敬老、或发奖学金等,有声有色,备受家族热爱与支持。目前,聚居在台北、新竹、桃园、苗栗、台中、高雄等地的古氏家族,均先后成立了古氏宗亲会。

1、台北市古氏宗亲会:创始人古焕谟,成立于1977年4月24日,会员约有380人。历届理事长为古焕谟、古娘渊、古德业、古辉文,历届总干事为古旋辉、古辉文、古效昌。

创始人、第一任理事长古焕谟,字铎生,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鹤园村坟下寨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潮阳县县长,山东省第二绥靖区行政督察专员、少将书记官。1949年来台湾后,任高雄市政府建设局局长、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总干事。1996年逝世。

第二任理事长古娘渊,台湾桃园县人。1912年出生,毕业于前日本国立台湾帝国大学理学部。曾在海南岛担任古氏宗亲会负责人、试验场场长、建设厅厅长、畜牧场场长。后在台湾任台北市大古贸易公司董事长。晚年旅居美国加州。

第三任理事长古德业,台湾桃园县人。1938年出生。先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及美国佛吉尼亚工艺及州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佛吉尼亚工艺及州立大学研究助理,爱荷华州立大学高级研究员,台湾香蕉研究所研究员,台湾植物保护中心技正兼农药毒理组组长,台湾大学、中兴大学、东海大学、屏东农专副教授、教授,台湾“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农业生产处副处长。

第四任理事长古辉文,广东省梅县莲塘村人。1922年出生,财务学校高级班毕业、国防管理学校研究班毕业。曾任联勤总司令部物资署上校副署长、中国农民银行国外部专员。1949年去台湾。

2、桃园县古姓宗亲会:创始人古细康,成立于1980年2月24日,会员大约有644人。历届理事长为古细康、古盛雄、古增坤,历届总干事为古秀海、古珀现、古宝富。该会在龙潭设有分会,会长是古连振,历届总干事为古兆贤、古云藩、古兆文。

3、新竹县古氏宗亲会:创始人古燧昌,成立于1976年12月25日,会员大约有545人。历届理事长为古燧昌、古廷火、古荣耀,历届总干事为古焕松、古宏深、古锦秀。

创始人、第一任理事长古燧昌,台湾新竹县竹东镇人。1919年出生,日本明治大学学士。曾任新竹县竹东镇镇长、台湾省议会议员。创立双羽、华昌等数家公司。在政界和企业界颇有盛誉。

4、苗栗县古氏宗亲会:创始人古关琏,成立于1982年7月4日,会员大约有248人。历届理事长为古关琏、古宪标、古石荣、古汉金,历届总干事为古宪标、古木中、古辉雄。

创始人、第一任理事长古关贤,台湾苗栗县公馆乡人。1904年出生,台北师范学校毕业,曾任公馆国民小学教员,1989年逝世。其长子古荣一在美国加州业医;长女古登美,曾任台湾省政府委员、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次女古节美,任台北市政府劳工局主任秘书;三女古清美博士,任台湾大学教授,满门俊秀。

第三任理事长古石荣,台湾苗栗县人。1933年出生。曾任苗栗县狮潭乡乡长。

第四任理事长古汉金,台湾苗栗县人。1934年出生。自行开发的自动包装机、塑胶包装带等,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现任五行电机企业公司董事长。为研究古氏源流历史,多次赴大陆寻访,潜心追溯至上古。

5、台中古氏宗亲会:创始人古显源,会员大约有100人。历届理事长为古显源、古胜兴,总干事为古子隆。

创始人、第一任理事长古显源,台湾南投县人。1936年出生。台中师专毕业。曾任国小教师、教导主任等职。1972年独资经营泡绵制造,事业扩展至大陆设有二家公司。是台中大丰、大陆广丰、鸿华等泡绵公司董事长。

总干事古子隆,台湾台中县人。1937年出生。曾任台湾电力公司工程员,现任自来水公司管线工程员。公余时对中药、堪舆及古氏文献潜心研完。曾编修《新编古氏宗谱》贡献宗亲。

6、高雄县古氏宗亲会:会员大约有100人,理事长为古富得。

三、在台湾刊印的古氏文献综合目录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族谱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亦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记载家族或宗族家世渊源、传承世系和宗族事迹的典章文献。

今依照面世时间先后顺序,整理现存的台湾地区古氏族谱文献目录:

1、古春光编:(北埔)古氏族谱,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手抄本。

2、[杨梅]古氏族谱,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手抄本。

3、[霄里]古氏族谱,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手抄本。

4、二十五府君派谱,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手抄本。

5、古定青编:绘图古氏宗谱历代全书,1915年。

6、[苗栗]古氏族谱,1921年。

7、古连山编:[杨梅]古氏族谱,1928年。

8、古少枝编:[横山]古氏族谱,1932年。

9、古关琏编:[苗栗]古氏族谱,1935年。

10、古智鸿编:新安堂古氏宗谱,1946年。

11、古德清、古阿振编:龙潭古氏族谱,1952年。

12、[湖口]康逊公派古氏族谱,1964年。

13、古成恩编:台湾开基祖传下世系略历,1966年。

14、古奠基编:古氏宗谱简表,1970年。

15、古贵福编:[屏东]古氏历代族亲表,1971年。

16、古焕谟、古贵训编:[台北]古氏宗谱,1972年。

17、古国顺编:[桃园]古氏子凤公派下族谱,1972年。

18、古阿清编:[龙潭]古氏族谱,1975年。

19、古焕谟编:古氏列祖铭赞作者群贤录,精装,1977年。

20、古廷旺编:[竹北]古氏宗谱,1977年。

21、古秀海编:[杨梅]古氏历代世系表,1981年。

22、古焕谟编:新安堂古氏宗谱画集,精装,1982年。

23、古汉文编:湖口古氏族谱,1991年。

24、古潮琮编:宝山古氏族谱,1991年。

25、古进昌编:[苗栗]新安堂古氏族谱,1991年。

26、古云华编:[横山]古氏族谱,1992年。

27、古国瑞编:[新竹]通俊公房古氏族谱,精装,1993年。

28、古子隆编:[台中]新编古氏宗谱,精装,1994年。

29、古娘渊编:台湾古氏源流系统表,精装,1995年。

30、古木万编:[湖口]新编古氏宗谱,1995年。

31、古辉文编:古氏希德公派世系表,1995年。

32、古金水编:古氏仕殿仕朝公派下世系,1996年。

33、古国瑞编:古氏渊源世代表,1997年。

34、古金男编:敬臣公派世系图,1998年。

35、古瑞麟编:古氏家族识亲表,1998年。

36、古木贤编:西湖古氏源流稽考,1998年。

37、古朝沐编:古智玉派下全员系统表,1998年。

38、古奠基主编:苗栗县古氏宗亲会会刊(上、下集),精装,1998年。

39、古望钦编:[龙潭]古氏族谱,1999年。

40、古国瑞、古小彬主编:古氏渊源暨分支(台湾版),精装,2000年。

41、古习元编:[桃园]古氏族谱,2000年。

42、古长锦编:[苗栗]新安堂古氏族谱,精装,2000年。

43、古国瑞编:琢贯公房古氏族谱,2000年。

44、古焕球编:[新竹]古氏族谱,2000年。

45、古国瑞编:台湾古氏宗谱,精装,2001年。

46、古焕球编:古氏宗谱补遗(第二版),精装,2002年。

47、古焕球编:古氏宗谱补遗(第三版),精装,2003年。

48、古焕球编:古氏历代系祖及人物略传,精装,2004年。

49、古奠基主编:古成之纪念馆纪念专集,2004年。

50、古焕球、古国瑞、古小彬主编:新安堂古氏大宗谱,精装,2008年。

 

【该文已由叶圣陶研究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