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族谱 知家风 传家训
——兼谈五华县古氏历次修谱情况
●《中华古氏》总编辑 古小彬
宁都古氏族谱
█ 族谱称谓多,内容多样化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族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族谱,又称谱牒、家谱、家乘、宗谱、世谱、统宗谱、会通谱等,是一个家族之中的生命史,它与正史、方志一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氏族谱、古氏宗谱、古氏家谱
家谱,又称家乘。是记载一户家庭的世系,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本户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项之史书。在过去,一般只有官绅大户才有条件编修家谱。
古氏家乘
挂钱谱,或称纸角簿。仅记载从始祖直系挂线下来,至故去的上一辈人物,除世别、名字、配偶、墓葬地址外,没有其他文字记载,主要供清明扫墓时写纸角用,所以称其为挂钱谱(纸角簿)。所谓“纸角”,就是一只大信封,写上某世祖受纳,某世孙百拜等内容,过去只装用锡箔折成的元宝和竹纸,现时还要加装“金币”、“银币”、“冥币”等等。
吊线谱,又称世系谱、挂线谱、瓜藤谱、吊线图族谱。此种谱牒,主要是从始迁祖繁衍下来,只记载各世人物,基本没有或少有记载重要人物的事迹,族中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项,以及传记、像赞、墓葬一类文字和图表。
吊线谱
支谱,有两种情况:一是记载一个小家族的世系,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本族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项之史书。二是记载一支派的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以及该支派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项之史书。
会谱,是指汇集各地同姓族谱的史书。如1994年湘赣边13个市县区联合修谱《古氏五修谱》(古均桃主修)、1994年赣闽11个市县联合修谱《新安郡古氏八修谱》(古小彬、古方清主编)。
族谱的创建起源很早,随着《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的考古发现,译其所记载的是远在商朝时期的“家谱刻辞”。
谱牒之词,初见于司马迁名著《史记·三代世表》,文章说:“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古时传世的“谱系”著作有专记战国前帝王与诸侯士大夫家系的《世本》、专记先秦帝王诸侯谱系的《世谱》、以及专载皇家世系的《帝系谱》。到了东晋,员外散骑侍郎贾弼之编撰有《姓氏簿状》,为天下十八州700多姓作谱传,誉为谱学大师。在南朝,有官修《百家谱》、《十八州谱》等谱学专著。隋代,姓氏谱籍较多,且以郡谱为常见,如《冀州姓族谱》、《洪州诸姓谱》、《吉州诸姓谱》、《扬州谱钞》等等。
唐代以前的族谱,归属官修,国家专门设有谱局机构,内设总纂、主修、调查员、誊写员等人事。编修族谱的内容,大致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世系谱、迁徙图、源流考、人物传、恩荣录、艺文志、遗像、坟茔祠庙图、五服图、族产、契约、字辈谱、族规、家训、领谱字号等,尤以世系谱和人物传为主要核心。
族谱官修,还为上层人物“门当户对”联姻方式提供查询服务。特别是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族谱也成了世族间婚姻与仕宦的主事依据,并得以迅速发展。宋代以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私家修谱才盛行起来,且一般都在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族谱、家谱亦进入寻常百姓家门。
家谱也好,族谱、宗谱也罢,一般地说,必须要有:世系,重要人物事迹,重大事项等文字资料记述,才是名副其实的族谱。因为文字能反映一个家族的起源、繁衍、迁徙、荣耀,以及记载族规、家训、祠堂、墓葬、排行、传记、诗文等等。
■ 广东五华县古氏历次修谱情况
从目前遗留下来的五华县《古氏族谱》序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古姓第一次修谱时间是在宋仁宗皇祐至嘉祐七年间(1049—1062年),由时任殿中丞、勋都骑尉的古宗悦所修(谱序“悦祖所修族谱,兵燹煨烬”),但这次修谱时的序文已失。到了宋朝绍兴年间(1131—1162年),古革、古巩在梅州分了家后,各自修谱、各撰序文,是次序文方见谱传。
从当前存档的五华县《古氏族谱》中,可以梳理出历次修谱时间和谱序。
历次修谱记录:
第一次修谱:宋朝(约1060年前后)。修谱人:九世祖宗悦公。【距六世祖全望公926年自江西宁都迁居增城,相隔130年左右】
第二次修谱:宋朝(1144年)。修谱人:十一世祖巩公。【距宗悦公修谱相隔80多年,距六世祖全望公入粤218年】
第三次修谱:宋朝。修谱人:华城镇十五世祖南宝公。【距巩公修谱相隔100多年】
第四次修谱: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修谱人:安流镇二十世古锜(碧峰公之子)。【距南宝公修谱相隔150年左右】
第五次修谱: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修谱人:安流镇二十三世古今宦(又写古今涣)。【距古锜修谱相隔64年】
第六次修谱:清朝乾隆年间(1740年左右)。修谱人:华阳镇二十五世古深才。【距古今宦修谱相隔110年左右】
至清朝末年,有华阳镇二十九世古受中等人修谱。
而民国时期,五华古氏各房各自修谱,较知名修谱人有:华阳镇莲塘埔三十二世古璧钧、安流镇鹤园三十一世古柳石,等等。
厄瓜多尔企业家古伟南赠送古小彬的族谱
至于谱序,当前五华县《古氏族谱》遗存文献中记载比较多的,有三篇:
第一篇:宋朝绍兴十四年(1144年)巩公撰;
第二篇: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翰林院检讨李象元撰;
第三篇: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雷州儒学教谕萧介臣撰。
其实,第二篇、第三篇的谱序,并不是十一世祖“巩公系谱”的序言,而是十一世祖“革公系谱”的序文。
原来在清朝乾隆年间,华阳琢宦公裔孙25世深才,前往梅县,将革公支系修谱的序文、赞、铭等抄录,作为文献遗存,并且特别注明“国宝堂历代年谱世传确守无讹”,这就是为什么华阳镇、梅林镇、龙村镇有些族谱会出现这个标注说明的原因。
古氏族谱 内容
我们还从其他古氏房谱中,能够找到的序文有:
第四篇:宋朝十五世祖南宝公撰(琢明公支系)【见华城《古氏族谱》】;
第五篇: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云南佥事颜容撰【见重庆江津《古氏族谱》】;
第六篇: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西粤进士、顺德知县、广西马平(今柳州市柳江区)人俞思诚撰【见四川泸州《古氏族谱》】;
其中,第五篇、第六篇谱序所记录的修谱人,是安流镇碧峰公之子古锜。
第七篇: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二十三世古今宦撰【见重庆江津《古氏族谱》】;
第八篇: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惠州府儒学生、进士、归善县(今惠阳)郭绍登撰【见重庆江津《古氏族谱》】,据查考,郭绍登曾任温江县知县。
第七篇、第八篇,是同一次修谱的序文,修谱者“古今宦(古今涣)”。
谱序一般延请那些取得一定功名或有很高誉望的本族士子、或外姓社会贤达撰写,从而提高氏族声望,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
不管在哪个时期写的谱序,其内容都谈及姓氏来源、家族人文状况、迁徙路线、倡修者谁及修谱的经过,昭示后人应引起重视,“家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功用与国史相提并论。
古氏族谱内容
█ 墓志铭
墓志铭,是埋在墓中的志墓文章,用正方两石相结合,一石刻志铭,一石题写死者姓氏、籍贯、官爵,平放于棺前。秦代以前属木制,汉代以后才改用石材,以垂久远。墓志既有铭有序也有诗,既是研究家族史料的重要文献,也是补足正史中所缺载的宝贵资料。
从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有关古姓的墓志,有唐代定襄参军《古弘节墓志》和《古君妻匹娄净德墓志》。《古弘节墓志》拓片存南京博物馆,首题为“唐故定襄参军古君墓志并序”;《古君妻匹娄净德墓志》拓片存北京图书馆,首题“大周唐故左戎卫右郎将古君夫人匹娄氏墓志并序”,系证圣元年(695年)1月18日葬。
南方古姓始迁祖二十五府君古云应,唐末卒于江西,千里迢迢归葬河东平阳府祖山(今山西临汾市金殿镇东靳北村)。其子虔化县令古浩在往京城长安(今西安市)时,特往怀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请刺史李君奭撰《二十五府君墓志》,李刺史根据官修《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姓族系录》及古浩提供的家族世系资料,撰墓志铭:
“洪州通判古公之殁,厥孤文林郎古虔化,考满来京,一日,具行状谒予请铭。余观其备,相与有宦游之好,义弗敢辞。按古氏,乃周太王古公之后,魏太武笔公尚书弼之裔,作县令箴之奇公之远孙也……”(唐大中九年[858年]乙亥春二月)
墓志是专为墓碑而作的一种应用文体,撰文者基本上是达官贵人, 且文学功底要深。唐宋时期的古姓墓志多见刊于族谱,如广东梅县《古氏族谱》记载的《虔化令古浩墓志》是京兆尹王徽撰述,《秘书郎古均墓志》是泸州刺史柳玭撰述,《揖大祝十九府君墓志》是中书侍郎冯道撰述,《窦州都监古蕃墓志》是翰林院承旨陶谷撰述,《全望古先生挽诗》是右赞善大夫樊若水撰述。这些墓志铭赞,既道出家世渊源,也对墓主生平做出了功过评述,附序附诗,以垂不朽,这也是通常所说“盖棺而论”的一大体现。
在宋代古姓墓志中,还出现有宰相吕蒙正、“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苏轼等撰述的铭文,这些作品,并不是王安石《临川集》或《苏东坡全集》中收录有的珍贵文献。
宰相吕蒙正是北宋岭南第一进士古成之的好友,太平咸平元年(998年)在任职中书令时,为古成之的父亲撰写了一篇墓志形式的挽诗、赞词,文章写道:“是岁孟秋,余考满赴京,与成之古先生联舟十数日,其交好情笃,斯文重义。一日,持厥父信安公行状,请余序其端,则仁人孝子之心可见……”(大宋咸平元年[998年]戊戌秋月既望)
北宋宰相王安石在任江宁府尹时, 为殿中丞古宗悦撰《古府君宗悦墓志铭》:“古府君之殁,越数载矣,厥孤潮典郡者,持行状造余请铭,遂详其事……”(大宋治平四年[1067年]丁未夏五月)
古氏族谱 挽诗序
█ 族规(家规、家训、家戒)
传家风,扬家训,立家规,树新风。
古姓家族,亦有特定的家规、家训、家戒、祖训、谱训等,这是族权统治深刻的体现。家规族范,多见于清代至民国时期编修的族谱,尤以四川、湖南、江西、广东等省为最。
家规族约是先祖对后辈的训诲,教导该如何去为人做事。
族规一般分为十几条,有的多达二十余目。
如赣闽边《新安郡古氏八修谱》内,制定“族规”十三条:重孝行、笃友谊、敦族谊、守礼义、崇祀典、勤上茔、萧祠宇、严内外、尚节俭、务常业、周贫乏、戒谗言、创学金。
再如赣湘边《古氏宗谱》,也制定“家规十二条”、“家训十二条”。“家规”的内容有:妥先灵、序尊卑、正婚姻、肃闺门、重祀产、安本分、慎祭祀、知廉耻、禁赌博、戒烟酒、弥内奸、御外诲。“家训”则分为:敬宗族、孝父母、和夫妇、睦乡党、友兄弟、严教训、尚勤俭、重教育、纳税粮、择交友、励褒奖、息争讼等。条条款款,细述厉害关系,看似小事,实是为人处世之至要,既为家族繁荣着想,又为国家富强努力。
古氏家规
■ 修好五华古氏族谱,作为巩公裔孙的族谱蓝本
五华古氏族谱,关系到全球至少有20多万巩公裔孙的谱牒衔接,修好五华古氏族谱,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是所有巩公后裔修谱、续谱的蓝本,也是历代自五华县迁出的古氏后裔们寻根问祖的主要依据。
我们先看看从五华县迁到他处的族谱记录:
▲四川宁南县古氏族谱,记录“琢宦公兄弟为十二世”(误例一)
▲湖南浏阳道光年间古氏族谱,记录“琢明公兄弟为十四世”(误例二)
▲广西北流古氏族谱,记录“琢明公兄弟为十五世”(误例三)
上列三部《古氏族谱》,都是源自巩公裔孙的谱牒,却对十三世祖琢明、琢贯、琢宦三公的世次记录,分别为十二世、十四世、十五世,但都不正确,各执一言,倘若源头谱牒的世次都搞错了,后嗣裔孙的辈分自然随着错了,那么“叔侄”“公孙”的称呼也就错啦。
所以说,源头“五华县”的古氏族谱若不认真编修、厘正讹误的话,以讹传讹,贻笑大方了。
当然,外迁他乡的族谱记载出现错误、没有统一的现象,不仅仅在巩公系古氏族谱,其他支系族谱,比比皆是。
另外,笔者在近二十年来,通过多方汇总的资料库,以“地域、年代、读音、世序、兄弟”等元素,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台湾等几十处的古氏家族找到“祖籍在五华”根源及谱系的衔接,包括民国时期的红色资本家、周恩来总理盛赞“为抗战立了大功”的重庆古耕虞家族,以及四川、云南边区“简锡公支系”,中山市翠亨村“信成公支系”,《惠州古氏族谱》没有入谱的仲恺大岭下“奇猷公支系”,等等。
清朝道光年间刊印《古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