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资讯

【古小彬讲座】江西寻乌司马第:古柏烈士故居

来源:本站日期:2020/11/3 浏览:0


【古小彬讲座】江西寻乌司马第:古柏烈士故居

寻乌县文物保护单位:古氏司马第围屋(古柏烈士故居)


【古氏文化促进会寻乌理事会供稿】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晨光镇沁园春村(旧称篁乡塘背村)的古氏“司马第炮楼围屋”又称“曰启公祠”,系古柏烈士故居。

曰启古公,字春茂,为篁乡肇基祖受福 第十五世孙,以子同勋诰封奉直大夫(正五品)。司马第为其子古同勋修建的正方形围屋,右前方有炮楼,中间为曰启公祠。围屋座西北朝东南,两边对称共有四条檐街,砖木结构,抬梁式悬山顶,外墙体用河卵石垒砌或用三合土夯筑,门楼门额题有“司马第”三个大字,正厅天花置一八角形藻井,祖座上方悬挂“启后堂”牌匾,两边一副对联,上联:启处不惶,先修祖座;下联:后昆永耀,丕振宗风。厅堂内雕梁画栋,工艺精美,并有前清旌表的“七叶衍祥”“五世同堂”“云蒸霞蔚”等匾额,正门右前方本有个奉旨牌坊,上书“亲见七代”,两边写着“身环五廪贡,膝绕十二衿”,可惜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为拆毁,石料拿去砌了水电站,文物不复存在。

司马第于清朝咸丰4年即公元1854年开始兴工修建,因基地四周为众业,事变蜂起,龃龉丛生,讹索不断,经造十载,恰逢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先后焚毁三次,大小是非不下百余件,备尝艰辛。上世纪土地革命时期第四次焚毁,现为上世纪三十年代重建后模样。祠堂前有朝,后有枕,左有护,右有卫,内外口紧密异常,龙砂虎砂包裹层叠,明堂开阔,去水玄妙,近有十里良田环绕,远对文昌祠,揽有百里层峦叠嶂,绵延不尽,蔚为壮观。

建造人古同勋官至州同加二级,诰封“奉政大夫”,其四房子孙繁衍昌盛、世代书香,人文蔚起。

(古邵华拍摄)

(古邵华拍摄)

(古邵华拍摄)

(古邵华拍摄)

1906年,古同勋第五代孙,毛泽东称之为“吾友”的古柏出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后在梅州求学,参与领导了学生运动,回到家乡也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由此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古柏先后担任红二十一纵队政委,寻乌县委书记,红四军前委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和宣传部长,苏区中央局秘书长等职务,是毛泽东同志在苏区中央的重要助手之一,曾全力协助毛泽东同志完成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参与组织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如:罗坊会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执行会议,并为《红色中华》题写刊名。1933年与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并称“邓、毛、谢、古”,被诬为江西罗明路线的创造者,遭到无情打击。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后,古柏留在苏区担任闽粤赣游击纵队司令,并在次年龙川的一次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毛泽东惊闻噩耗,沉痛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愿古氏同胞继其遗志,为全人类自由解放之目的而共同奋斗!1984年,时为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为古柏烈士纪念碑题写了碑名。

(古邵华拍摄)

(古邵华拍摄)

2004年,司马第作为古柏烈士故居被批准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故居规模宏大,结构合理,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重要的革命文物价值。

2016年,中宣部、江西省政府斥资三百多万元维修了故居,并申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小彬2009年拍摄)

(古小彬2009年拍摄)

(古小彬2009年拍摄)

(古小彬2009年拍摄)

(古小彬2009年拍摄)

(古邵华2009年拍摄)

(古小彬2009年来司马第调研,古邵华拍摄)

(古小彬2009年拍摄)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