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唐朝南迁江西始祖古氏家庙记
树有根,水有源,饮水思源,慎终追远。
考我古氏,源自周太王古公亶父,迄今有3100多年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古氏家族瓜瓞绵绵,代有显达。迨至唐宪宗元和年间,世居河东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金殿镇)的二十五府君古云应,官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六十岁时,谢爵归隐。其时他的儿子古浩(七府君),任职虔化县(今赣州市宁都县)县令,云应公便随子定居虔化县北关。《宁都姓氏来源及迁徙》亦记载:“古,新安郡。鼻祖二十五府君,本河东人,唐中任洪州通判,子七府君任虔化令,遂居。”因云应公是唐代第一位南迁古氏,故尊称为南迁一世祖。传至三世祖均公,四世祖礼公,五世祖蕃公,六世祖全交、全规、全则、全望、全让、全赏等,均居宁都县北关古屋巷。因代代有人在朝为官,成为当地望族,时有“古半街”之称。
五代十国,时局动荡,六世祖兄弟各奔前程,居住各地。至宋朝定鼎,时局稳定,古氏裔孙感念祖宗功德,开基立业不易,祭拜先祖又无祠宇,遂在古氏聚居地宁都县固厚乡明坑村横塘组创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古氏家庙”,神龛上陈列着历代祖先神位牌,是我南迁古氏历代先祖在天之灵的安息之所。
家庙自清朝嘉庆年间重修以后,期间屡破屡修,亦未能恢复全貌。文革破四旧,造反派要将祠宇拆除,幸有当地古氏族人奋力保护,才得以保存。但依然存在安全隐患。直至2014年9月25日,家庙轰然倒塌,成为废墟。古氏族人扼腕叹息,深感重建家庙,责无旁待。
(古氏家庙旧貌)
为了重建家庙,古氏文化促进会宁都理事会古小华会长带头捐献12万元、古庆辉宗长捐献10万元,各地宗亲、宗亲组织及当地宗亲纷纷捐款,虽然当地古氏男丁只有120多人,仍然筹得资金40多万元,成为前期启动资金。宁都古氏宗亲主动清理旧址废墟,找出并保护有价值的东西,并四处联络,广为宣传。江西各地宗亲及古小彬会长多次来到宁都古氏家庙旧址,实地考察,出谋划策,商定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18年12月15日,古氏文化促进会宁都、兴国、瑞金、南康、寻乌、于都、安远、信丰、遂川、上犹、崇义、定南、上高、修水铜鼓武宁、奉新靖安新建、湘赣边等理事会及广昌、泰和、会昌等县宗亲,在古小彬会长的主持下,在宁都召开了筹备重建唐朝南迁江西始祖古氏家庙第一次会议,大会成立了以古小华为理事长的重建唐朝南迁江西始祖古氏家庙理事会。随后理事会向全球古氏裔孙发起倡议:对我古氏南迁江西始祖祠堂“古氏家庙”进行全面建设,砖木结构,恢复原貌;增设古氏文化廊,辅以场院硬化、绿化及进出道路修缮;预算资金200万元。
倡议发出后,全球古氏宗亲及宗亲组织积极响应: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有技者献艺,有智者进谋。上至90多岁的宗长,下至在校学生,远至海外宗亲,以及古家儿媳、古家女,怀着对先祖的尊崇,纷纷慷慨解囊,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其中古氏文化促进会深圳理事会捐款10万元、古氏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古庚端宗长捐款10万元,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捐款人数近2000人,至2019年11月30日,总计收到捐款约158万元。
古氏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古焕坤宗长、古达祥会长、深圳理事会古秋来会长等众多宗长、会长们心系家庙,高屋建瓴,多次提出指导性意见。且充分利用古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中华古氏网、《中华古氏》杂志、微信群、QQ群广为宣传,大力推进。以古小华理事长、古远兴宗长、兴国古远亮宗长、瑞金古显恩会长、南康古锦珠会长、萍乡古健荣誉会长、财监委古邵华主任等为首的理事会成员同古小彬会长一起,多方考量,严密认证,从设计方案、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文化布置、竣工庆典等每一环节,广泛征求意见,民主集中,层层把关,从材料入场,施工规范、安全措施等各方面,严格要求,细心排查,力争做优质工程,精品祠堂。
在各地宗亲及宗亲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重建古氏家庙理事会成员共同努力下,家庙工程进展顺利。2019年11月,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蔚为壮观的唐朝南迁江西始祖古氏家庙屹立在世人面前。经核算,工程总造价约160万元。
家庙既成,祖宗得其所,族人得以祀,村中得其景。尊卑长幼有别而伦理明,祖孙父子相继而思义笃。世系有序,族虽繁大而不乱;族属相连,世虽久远而不疏。
家庙竣工庆典之日,适逢古氏第五次恳亲大会同地同期绽放。千人齐聚家庙重光,万代流传古氏吉祥!
诚是:
云应公南迁江西定居宁都诗书相传枝繁叶茂山河添色;
古家人捐献财物凝聚智慧家庙重光继往开来日月增辉。
重建古氏家庙理事会
2019年12月1日
古氏家庙遗址
古氏家庙遗址留影
重建古氏家庙会议
古氏家庙奠基仪式
古氏家庙奠基仪式
古氏家庙
古氏家庙
古氏家庙:神龛、对联
古氏家庙:神龛、对联
古氏家庙:牌匾、祖先像
古氏家庙:牌匾、祖先像
古氏家庙:牌匾、祖先像
古氏家庙
古氏第五次恳亲大会
古氏第五次恳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