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县区、梅江区古氏概况
整理:古小彬【《中华古氏》总编辑、古家酒业(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客家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华古氏网站长】
古小彬(左)与台湾古子隆(中)伉俪 1998年在梅县留影
【开基祖之一:宋朝/广东增城·7世祖古延绶】
梅县旧称程乡、嘉应州。谚云:“未有梅州府,先有杨、古、卜”。
《古氏族谱》载:六世祖全望公长子古延绶,任信安县令,致仕归,见梅州风景秀丽,人物淳和,乐而居焉。
延绶公,系全望公长子,生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庚寅五月初九午时,任信安县令,告老致仕,游梅州,见山水秀丽,人物淳雅,乐而居焉,广置产业,为子孙计,殁于宋太宗淳化3年(992年)壬辰七月十七日戌时,享寿63岁,葬于大埔县湖寮圩穿龙窝五虎拖皮形、坐南向北、午山兼丁。配韩氏,生殁葬未详。生一子:成之。
八世祖成之公,宋初进士,任四川绵竹县令,才德出众,名扬四方;传九世宗悦公,进士及第,官任殿中臣,勋骑都尉。宗悦公生四子:长子凤仪留居梅州;次子凤仁随子古毅移居番禺傍江;三子凤信移居鹤山古劳;四凤俊移居增城瓦窑村。
凤仪公官任潮州典郡,生三子:革、堇、巩,兄弟三人同登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宋哲宗皇帝曰:“一门三贵,旷世盛闻”。长子古革,官任康潮刺史,留居梅州城区(老城)北门,“五马大夫”之宦家,(今马石下街名由来)。次子古堇,官任广西象州刺史,迁居于河源创基。三子古巩,任职广西宾州刺史,迁居长乐(今五华县)创基,时值辽金之乱,携母(杨太夫人)骨骸奉葬于长乐黄砂丘山。
梅县(含梅江区)是古氏南迁后的大本营或称中转站,一千余年来,自梅县迁往他邑的古氏,枚不胜举,散居全国各省市乃至海外,详细情况见各省市古氏渊源概况,不再赘述。
据1992年梅县、梅江区姓氏人口调查统计,古氏共有15095人,其中梅县10298人,梅江区4797人,居梅县、梅江区姓氏人口第19位。分布在梅城、梅县、梅江区所辖区、城东、程江、石扇、大坪、南口、瑶上、径义、畬江、水库、梅南、西阳、白宫、丙村、三乡、松口、松东、松南、白渡、扶大、东郊、西郊、城北、长沙、三角等24个乡镇68个管区(居委)。
11世古革生三子牧、敌、敏。《嘉应古氏源流考》载曰:其裔孙居梅县故土,后见南宋不振,家境变迁,为避灾祸而分散往山地隐居,当代裔孙依先辈嘱将旧宅和空地一并赠与大觉寺庙法场管业,革公殁后,大觉寺主持追念革公慈善之心,设壇越牌:“宋进士知州府事中宪大夫壇越仲通古公神位”永留奉祀。
宋朝进士古革墓志
①长房12世古牧支系,西迁石坑都(今城北延至大坪、梅西石坑地区,单传至16世古时可,生17世元寿、元美(生文进),元寿生有二子存善、存庆(无后传)居西门,徙上廓;18世存善生古原传五子:得禧、得茂、得昌、得华、得清,后代子孙繁衍在大坪、平中、梅南、溪莲上村等区为最,其他如城北、南口、丙村、程江、石坑、西阳、瑶上、岌头村、雷甘、梅西、梅子墩、水南、东郊、黄羌坪、祖宅区等辖区亦不少,并计800余户,已繁衍至42世。
■ 迁往广东省其他县市的有:
24世古思舜,自摺田村移居广东省丰顺县新村;
25世古梅芳,自摺田村移居广东省大埔县仙花嶂旱窝子;
25世古文爵,移居广东省平远县东石乡;
25世古文德,移居广东省平远县河头乡;
26世古希贤,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龙川县;
26世古西松,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归善县登林洞判历围;
26世古全波,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惠州市;
27世古尚礼,28世古瞻(惟圣)、古睦(惟贤)、古晓(惟俊),移居广东省海丰县;
29世古柏成(配刘氏,生二子:己伯、己淑),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广东省鹤山市;
29世古职俊,自西厢黄塘移居广东省平远县北门内;
29世古维华,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连州市;
29世古奇科,自梅江区城北镇五里亭移居广东省惠阳区淡水镇古屋村;
30世古煌成,自南口镇鸡雄山下移居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将军岭;
32世古功伯,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连州市;
32世古石生、古吉生,33世古周斗、古周扬,自黄塘子移居广东省紫金县龙窝墟;
33世古廷藩、古廷纲、古廷发、古廷超,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阳江县瓦罐圩;
33世古思谟、古思认,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自城北镇古田上村移居广东省南雄市;
34世古松林、古源林,35世古锦荣、古锦华、古锦茂,于民国时期,自城东田心移居广东省阳山县;
35世古水粦,自东厢移居广东省潮州;
35世古开嘉,清朝末年,自大坪镇移居广东省韶州;
35世古其锋、古其新,自城北镇古田上村移居广东省乳源县;
35世古其杰,36世古天辉、古天贵、古天驹,自城北镇古田上村移居广东省韶关市;
35世古承新(配钟氏,生二子:玉其、英其),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广东省郁南县;
35世古承亮,自城北镇上岗移居泰国,解放后回国定居广东省广州市;
35世古志盛(儿子古文辉)、古英盛,36世古世英,自城北镇古田先后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5世古承岳、古思宽、古思仁,38世古源馨,自城北镇先后移居广东省汕头市;
35世古杞生,携子古金盛、古品盛、古丰盛、古松盛,于1954年,自西阳镇先后移居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原花县);
35世古星祥,36世古锐祥、古轩祥、古艳祥、古思杰、古淦歆,37世古国健、古国洪、古国钜、古国政、古国梁、古国联、古国榜、古林莎、古 杭、古逸丰、古敏基,38世古健宗、古友宗、古粦乡、古楣乡、古健乡、古持乡、古 城,自丙村镇先后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镜存(号剑辉,配陈氏,生一子:勇敬),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广东省广州市三元里沙涌;
36世古谦栋(生二子:古穗、古宾)、古敬深(配钟氏,生二子:古浩、古明)、古敬永,37世古蕴谦,自城北镇上岗先后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 直,37世古贵光、古育华、古轩华、古雪华、古国新、古源华、古集国,38世古华生、古华民、古苑钦、古苑洋,39世古导仁、古迪今、古立仁,自梅南镇先后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受南、古苑导,自城北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森昌,自东厢夹溪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德祥,自瑶上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国贤,自东街杨桃墩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镜良,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广东省从化市;
36世古英江,38世古 克,自丙村镇移居广东省湛江市;
36世古冠群,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茂名市;
36世古国强,37世古 新,自城北镇古田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6世古柏祥,37世古粦基,自丙村镇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6世古泰权,自城北镇古田移居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37世古国珍、古宏荣、古宝荣,38世古优元、古志元、古淼元、古剑清,39世古淼盛,40世古喜元、古海文、古卫民,41世古竹生,自大坪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7世古妙华、古向明,38世古苑保、古钦宗、古学军、古海洋、古华新,39世古世英,40世古国强,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7世古鼎群,38世古正曜、古剑、古俊,自城北镇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7世古源泉,38世古苑青,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佛山市;
37世古国谋、古国保、古国耀、古国威、古国志、古国伟,自丙村镇移居佛山市;
37世古操元(配张氏,生二子:古政、古佳),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广东省蕉岭县;
37世古 岭,自西阳镇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7世古育华,自西阳镇移居广东省汕头市;
37世古俊欧,38世古焕宗,39世古奇元,自大坪镇移居广东省平远县;
37世古俊锋,随母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广东省韶关市;
37世古献荣、古海生,自大坪镇移居广东省韶关市;
37世古晋汉、古晋广,自丙村镇移居广东省韶关市;
37世古国尧、古国标,自丙村镇移居广东省翁源县;
37世古 渊,自丙村镇移居广东省湛江市;
38世古明概、古亮概、古铨概,自江南狮子狼口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8世古利明,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38世古洋乡、古仰乡、古彪乡、古烈乡,自丙村镇移居广东省中山市;
39世古汉珠,自大坪镇移居广东省肇庆市;
39世古碧青、古小龙、古召龙、古云中、古云亮,自大坪镇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9世古迪仁,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博罗县;
40世古国今,自梅南镇移居广东省湛江市。
■ 迁往江西省的有:
23世古日亮,携子古常典、常经、常道、常礼、常正、常顺,移居江西;
25世古良铎,自黄塘子移居江西省瑞金县超田村;
25世古咸宁,自大坪镇移居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
26世古 奕,自大坪镇移居江西省定南县;
27世古日礼,自石坑都移居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
27世古应谋,自丙村镇梅子墩移居江西省崇义县;
28世古翼英,自黄塘子移居江西省瑞金县员坝村;
28世古瑞兴,移居江西省宜春市西坑;
28世古 迪,自摺田村移居江西省于都县大船村;
28世古伯祥,移居江西省万安县良口圩杨梅坑;
29世古云先、古桂先,自南口镇鸡雄山下移居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镇双坑村;
29世古文乡,自大坪镇移居江西省宁都县六一都;
29世古文明,自大坪镇移居江西省兴国县中梅窖;
29世古维尚,自梅南镇移居江西省遂川县;
30世古文钦,自梅南镇移居江西省;
30世古连成、古职成、古洪成,自南口镇鸡雄山下移居江西省袁州府;
32世古仙保、古仙佑、古仙传,自大坪镇移居江西省万载县;
34世古道生(配吴氏,生二子:鉴平、鉴波),自城北镇上岗移居江西省赣州市;
35世古春泉(配梁氏,生四子),自城北镇上岗移居江西省;
36世古国雄、古国岳,自城北镇古田移居江西省赣州市;
36世古腾章(配宋氏,嗣子:国雄)、古腾达(配梁氏,生二子:忠伟、忠育),37世古忠辉、古忠良、古忠海、古松、古劲、古卫忠、古卫浩,自城北镇上岗移居江西省会昌县;
36世古镜金,自城东镇黄泥塘移居江西省九江市;
36世古盛福,1939年自瑶上镇移居江西省泰和县沙村乡新圩;
36世古盛昌,自瑶上镇移居江西省泰和县水槎乡浪川村新桥;
36世古天仁、古天炉,自城北镇古田上村移居江西省会昌县;
36世古清球,携子古梅中,自大坪镇移居江西省寻乌县南桥镇;
37世古树荣,自大坪镇移居江西省寻乌县;
37世古财光,自黄塘子移居江西省铜鼓县排埠乡联盟村。
■ 迁往福建省的有:
37世古彩光,自梅南镇移居福建省龙岩市;
38世古华良,自梅南镇移居福建省厦门市。
■ 迁往广西省的有:
30世古卓魁,自摺田村移居广西省上思县七门镇佛子圩;
36世古敬敏(配程氏,生一子:鼎勇),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广西省;
36世古瑞祥(儿子古超文),自瑶上镇移居广西省南宁市;
37世古运添,38世古应粦,自大坪镇移居广西省;
38世古国政,自城北镇移居广西省桂林市;
38世古镜生,自大坪镇移居广西省南宁市;
38世古广清,自大坪镇移居广西省富川县。
■ 迁往海南省的有:
33世古兴瑞之妻李氏,携子古志和、古志观、古志光,自东厢田心移居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
35世古者祥(儿子古淦伟、古淦君)、古焕祥(儿子古淦耿、古淦泉、古淦均、古淦新),36世古万祥、古淦姚,自丙村镇移居海南岛;
36世古镜荣(儿子古昌盛)、古绚贤(字存桂,配谢氏,生三子:贵兴、禄兴、海兴)、古敬沛、古敬湘、古敬璇、古敬贤、古敬才、古敬注,自城北镇上岗移居海南省;
36世古国政,自东街杨桃墩移居海南省;
37世古尤昌、古唐昌、古文忠、古文志,自城北镇移居海南省;
37世古天旦、古天庆,自杨桃墩移居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农场。
■ 迁往云南省的有:
35世古挺盛,自城北镇古田移居云南省玉溪市;
35世古鸿盛、古金盛,自城北镇古田移居云南省昆明市。
■ 迁往湖南省的有:
31世古兆有,自大坪镇移居湖南省浏阳县东乡;
36世古富华,38世古遵成,39世古作仁,自梅南镇移居湖南省长沙市;
36世古德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自丙村镇移居湖南省长沙市;
36世古冠鹏,自梅南镇移居湖南省衡阳市;
37世古麟生,携子古真理、古元理,自大坪镇移居湖南省资兴市;
38世古任贤、古文贤、古军田、古军陵、古军荣,自大坪镇移居湖南省郴州市;
38世古天奎,自城北镇移居湖南省浏阳市;
38世古军梅、古军太,自大坪镇移居湖南省;
40世古志华,自大坪镇移居湖南省安仁县清溪乡枫树村。
■ 迁往湖北省的有:
29世古俊先、古仲先、古儒先,自西阳镇罗乐村移居湖广土名黄庚满木加长;
30世古维宁,携妻张氏,自丙村镇移居湖广;
32世古全伯,自梅南镇移居湖北省宜都县;
32世古官伯、古桂伯、古省伯、古庚伯,33世古廷受、古廷富、古廷贵、古廷全,34世古如缙,35世古佑祥、古喜祥、古运祥,36世古寿兴,自梅南镇移居湖北省;
33世古廷巧、古廷锦、古廷凤(儿子古鸿富、古鸿旺)、古廷材、古廷盛、古廷友、古廷森,自梅南镇移居湖北省长阳县;
33世古廷科,自梅南镇移居湖北省宜都县红花套;
33世古廷扬、古廷禄、古廷汉、古廷福,自梅南镇滂溪村移居湖北省宜都县;
35世古梅林,自梅南镇移居湖北省枝江县;
35世古承海(配刘氏,生二子:敬疑、敬东),自城北镇上岗移居湖北省黄石市;
36世古添元、古添丰、古添禄、古添长、古添九,自梅南镇移居湖北省长阳县津洋口;
36世古正霖,自梅南镇移居湖北省宜都县古老背;
36世古流祥,38世古宇清、古卫民、古卫华、古卫平,自丙村镇移居湖北省武汉市;
37世古远清,自大坪镇移居湖北省武汉市。
■ 迁往北京市的有:
36世古准栋,37世古忠谦,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北京市;
40世古荣华,自大坪镇移居北京市。
■ 迁往天津市的有:
37世古维训,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天津市。
■ 迁上海市的有:
38世古智礼,自大坪镇移居上海市。
■ 迁往江苏省的有:
29世古寿先、古如先、古馨先、古润先、古恒先,自西阳镇罗乐村移居江苏省兴化县;
34世古庆山、古新山,自梅南镇移居江苏省南京市;
39世古增生,自大坪镇移居江苏省淮阴市。
■ 迁往河南省的有:
36世古练祥,自丙村镇移居河南省洛阳市。
■ 迁往四川省的有:
27世古居园,自梅南镇移居四川省;
30世古如清,31世古及余,32世古统仁、古统义、古增伯、古斗伯,于清朝乾隆8年(1743年)八月十六日,自大坪镇移居四川省;
31世古及臣携妻邓氏,32世古川英、古庭英、古亮英,自大坪镇移居四川省;
36世古锡同,归侨,原籍大坪镇,定居四川省渠县(儿子古望涛,居四川省内江市);
36世古锡洪,自大坪镇移居四川省;
37世古石昌,自城北镇移居四川省。
■ 迁往重庆市的有:
32世古杞伯、古干伯、古路伯、古桥伯、古伐伯、古川伯、古英伯,自梅南镇移居重庆市垫江县;
36世古锡洪,自梅南镇移居重庆市。
■ 迁往贵州省的有:
37世古运生,自丙村镇移居贵州省贵阳市;
38世古书粦,自大坪镇移居贵州省。
■ 迁往陕西省的有:
33世古廷侯、古廷儒,自梅南镇移居陕西省山阳县;
38世古镇安,自城北镇移居陕西省西安市。
■ 迁往青海省的有:
37世古碧贤,自大坪镇移居青海省西宁市。
■ 迁往宁夏省的有:
36世古志昂(字福祥),自丙村镇移居宁夏省银川市。
■ 迁往吉林省的有:
36世古培祥,自丙村镇移居吉林省吉林市。
■ 迁往黑龙江省的有:
37世古道生,自大坪镇移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迁往新疆省的有:
37世古源理,自梅南镇移居新疆省伊犁市;
37世古万喜,38世古遵丙,自梅南镇移居新疆省;
38世古海生,自大坪镇移居新疆省石河子市;
38世古献冬、古献春,自大坪镇移居新疆省;
39世古顺发,自大坪镇移居新疆省伊宁市;
39世古绍金,自梅南镇移居新疆省伊宁市。
■ 迁往香港的有:
35世古纲生(携子古真祥)、古达元(携子古伟锦、古伟枝),36世古子声,自西阳镇移居香港;
35世古俊铭,1947年自丙村镇移居香港;
37世古绍基、古亮基,38世古权乡、古俊强,39世古捷武,自丙村镇移居香港;
37世古国森,38世古小平、古健成、古健良,自大坪镇移居香港;
37世古力民、古放民、古集明,38世古华南、古华森,自梅南镇移居香港;
37世古天志,自杨桃墩移居香港;
38世古淦馨,自城北镇移居香港。
■ 迁往澳门的有:
37世古宝导,自城北镇移居澳门。
■ 迁往台湾的有:
28世古弘贵,自摺田横坑移居台湾;
29世古奇耀,自摺田横坑移居台湾省高雄市美浓镇;
29世古名成(配林氏,生五子:毓珍、毓瑚、毓海、毓山、毓琳)、古芹成(配张氏)、古存成(配庄氏,生二子:毓富、毓贵)、古增成(配李氏),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台湾;
29世古旺成,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台湾省凤山县;
30世古文启,31世古玉斐,37世古景华,39世古怀仁,自梅南镇移居台湾省;
31世古桂柏、古闰柏,移居台湾省;
33世古盛官,自梅江区城北镇布惊窝移居台湾省苗栗县西湖乡;
34世古金祥(儿子古海通),自城北镇古田移居台湾高雄;
34世古惟添,35世古昭煊、古俊才(儿子古杰荣、古杰良),36世古泉祥、古凯祥、古竞祥,38世古茂乡、古红安,39世古政发、古政加,自丙村镇先后移居台湾;
35世古康寿、古康绵,自城北镇古田移居台湾;
35世古承授(号飘萍,配陈氏,生二子:敬德、敬勤),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台湾省台北市;
36世古天耿、古镜招,37世古效昌、古宝锋,38世古新粦、古添粦,自城北镇先后移居台湾;
36世古维新、古建新、古立新,自西阳镇移居台湾省;
37世古文福,自城东镇移居台湾;
37世古增发、古国标、古荣生、古锡章、古锡礼,38世古宪标、古余光,39世古桂汀、古运松、古 植、古 云,自大坪镇先后移居台湾;
38世古国馨,自城北镇移居台湾台北市;
38世古金馨,自城北镇移居台湾中和市;
39世古桂慎、古贵训,自大坪镇移居台湾台北市。
■ 迁往海外·新加坡的有:
34世古国安、古文新,35世古九鸿等,自城北镇上岗移居南洋新加坡;
35世古鑫粦(配李氏),自东厢移居新加坡;
35世古其标(号实根)、古其德(号垫坚)、古其贵、古其湘,36世古天泰、古天洋、古天培,37世古宝荣,自城北镇古田移居新加坡;
36世古启生、古继荣,自梅南镇移居新加坡;
36世古贵光,自丙村镇移居新加坡;
37世古屏书、古梅书、古湘乾、古水云,自城北镇移居新加坡;
39世古柏富,自大坪镇移居新加坡。
■ 迁往海外·印尼的有:
33世古海郎、古玉山,自丙村镇移居印尼吧城(今雅加达);
34世古兰祥,35世古永盛、古兴盛、古强盛、古广贤,36世古国顺、古国明、古国财、古国宝、古国毓、古国荣、古国健,37世古肇喆(携子女)、古宝明、古宝亮、古炎森、古春生、古鑫森、古振荣,自城北镇移居印尼;
34世古恭华、古维壬,35世古俊秀、古俊熙、古俊辉、古燕祥,36世古淦良,37世古国龙、古国威、古国金、古国端、古国平、古晋坤、古作基、古碧基,自丙村镇先后移居印尼;
35世古炳生,自东街移居印尼;
35世古天保(后回国)、古秉宏(儿子古冠环、古冠球、古冠云),36世古佛生、古金生、古运章、古春荣、古耀芳、古展生、古柏生、古国华、古冠南,37世古荣华、古连华、古岳华、古林华、古歆源、古云北、古云富、古云发、古云清、古云亮、古云庆、古云章、古云贤、古焕仁、古志强、古志军、古长安,38世古苑光、古苑兴、古锦华、古遵桃,39世古深仁,自梅南镇先后移居印尼;
35世古琨澜,自城北五里亭移居印尼苏岛;
35世古锡城,自梅南镇移居印尼坤甸;
35世古昭官,自丙村镇移居印尼坤甸;
36世古端芳,自梅南镇移居印尼泗水;
36世古健祥,自城北镇五里亭移居印尼雅加达;
36世古耿金,自城东镇黄泥塘移居印尼;
37世古坤山、古双山、古连发、古连山,自南口镇移居印尼;
37世古继生(又名古志良),自大坪镇移居印尼万隆;
37世古木贤,自江南狮子狼口移居印尼;
39世古桂衡、古桂谦,自大坪镇移居印尼。
■ 迁往海外·泰国的有:
34世古琴清,35世古集芳,自城北三门楼移居泰国;
35世古继炳,36世古有祥、古灵玉(儿子古源发)古道生、古训云、古苑芳、古鑫华、古木云,37世古兰光、古钦华、古百华、古天生、古安生、古信喜、古惠喜、古贡芳、古源洪、古源芳、古源礼、古源兴、古奕斌,39世古森仁,自梅南镇先后移居泰国;
35世古康安、古汉荣(配饶氏,生一子:权如)、古懋荣(配朱氏,生二子:商差、商温)、古铎荣(配蔡氏,生一子:森如)、古德荣、古铭荣、古钦元(配林氏,嗣子:远栋、只栋)、古接元(配陈氏,生一子:思栋,续配生一子:远栋)、古顺元(配徐氏,生一子:谦栋)、古承荫、古承楷、古承铨、古承壬、古承旭(号镜寰),36世古昔贤、古淼贤,自城北镇古田先后移居泰国;
36世古光祥,自丙村镇移居泰国;
37世古佑发,自南口镇移居泰国。
■ 迁往海外·马来西亚的有:
33世古焕长、古伸长、古兴郎,34世古窗元、古汉元,自丙村镇移居马来西亚吉打埠;
35世古荣盛,自西厢古田移居马来西亚;
35世古其涌,自城北镇古田上村移居马来西亚大霹雳开锡湖;
35世古其煌,36世古天益等,自城北镇古田上村移居马来西亚婆罗洲三发坡;
35世古春荣,自城北镇上岗移居马来西亚芙蓉,太平洋战争前时期,全家被害,仅存幼女古富英(下落不明);
35世古荣盛,自城北镇古田移居马来西亚;
35世古俊煌,36世古振光,39世古捷洋,自丙村镇先后移居马来西亚;
35世古锡义,自梅南镇移居马来西亚西婆罗洲;
36世古海芳,自梅南镇移居马来西亚大北呖;
36世古梅祥、古云祥、古汉祥,自瑶上镇移居马来西亚;
36世古善庆,37世古雄华、古根华、古继荣,自梅南镇移居马来西亚;
37世古肇勋(古继昌),38世古达馨、古燕馨,自城北镇移居马来西亚;
37世古运元、古运松、古锦廷、古监廷、古福廷、古永元、古永廷、古永光、古永亮、古庆荣,自大坪镇移居马来西亚。
■ 迁往海外·缅甸的有:
34世古明元,37世古庆海,自丙村镇移居缅甸;
35世古亮昌、古华盛、古富盛、古贵盛、古万盛,36世古耀芳、古定芳,37世古庆光、古木光、古盛光、古兰光、古开富、古清华、古新华,自梅南镇移居缅甸仰光;
35世古根元,自西阳镇移居缅甸;
36世古国琼、古国珊,37世古宝延、古宝声、古宝成、古宝庆,38世古迪馨,自城北镇移居缅甸;
36世古玉兴,37世古联寿、古运兴、古锡炜、古锡崇,38世古天福、古柏清、古缅清、古怀清,39世古湛荣、古桂中,自大坪镇移居缅甸;
37世古生昌、古联铎(又名古朋居),自大坪镇移居缅甸仰光;
37世古银泉,自南口镇移居缅甸;
41世古耀生,自大坪镇移居缅甸曼德里。
■ 迁往海外·印度的有:
37世古肇钧,自城北镇移居印度;
37世古怀荣,自大坪镇移居印度;
38世古银馨、古远馨,自城北镇移居印度加尔各答。
■ 迁往海外·毛里求斯的有:
35世古进芳、古提芳,民国时期,自城北镇三门楼移居毛里求斯;
35世古毓粦(携子古立祥、古训祥、古诰祥、古景祥、古渊祥、古鸿祥、古程祥),36世古宪祥、古载祥、古锡祥、古淮祥、古润祥、古梅祥、古保祥、古潘祥、古满祥、古意祥、古风祥、古龙祥、古九祥、古环祥,38世古喜乡、古彬乡、古侨乡,自丙村镇先后移居毛里求斯;
36世古崇玉、古崇歆、古崇连、古斯焕,37世古镜光,自梅南镇先后移居毛里求斯;
36世古腾湘,自城北镇上岗移居毛里求斯;
36世古宗伟,自西阳镇罗乐移居毛里求斯;
38世古绍生,自大坪镇移居毛里求斯。
■ 迁往海外·南非的有:
37世古福光,自梅南镇移居南非西洋埠。
■ 迁往海外·法国的有:
35世古熙元,自西阳镇移居法国留尼旺;
36世古复祥,自丙村镇移居法国留尼旺;
38世古聘兴,自西郊黄塘移居法国留尼旺。
■ 迁往海外·美国的有:
37世古源福、古源芳、古源兴、古源洪,自梅南镇移居美国;
37世古文龙(博士),自城东镇移居美国;
37世古德荣,自大坪镇移居美国;
37世古国纲、古国纪、古国经、古国纶、古晋歆,38世古德卿,自丙村镇移居美国;
38世古逸馨,自城北镇移居美国纽约。
■ 迁往海外·加拿大的有:
36世古国英,38世古鸿馨、古远馨、古通馨、古天湖、古天誉、古天洲,自城北镇移居加拿大;
36世古宗奇,自西阳镇移居加拿大;
36世古声祥、古殿祥、古斌祥、古达祥,37世古卫生,38世古达卿,自丙村镇移居加拿大;
38世古国宝、古寿宝、古万宝,自西郊黄塘移居加拿大;
38世古国元,自大坪镇移居加拿大。
■ 迁往海外·澳大利亚的有:
36世古淡权,37世古宝铮,自城北镇古田移居加澳大利亚。
古锦珠会长(左2)、古小彬会长(右2)、古富钊秘书长(右1),在梅县古氏革堇巩三进士祠
②二房12世古敌支系,迁万安都(今梅江区三角镇属及西阳、白宫而至交界的丙村鳄鱼潭一片的所属地),13世古迪奏之子古大发生三子:贡元、奉朝,贡元之子良用三子17世道长、道亨、道贞(奉朝之子良臣立为嗣子),道长公单传至20世古林孙,择循镌次子细奴为嗣;道贞公单生18世古明辅19世古文宝、古文玉。
该系繁衍稍逊,前十代迁居不大,之后有迁居东厢堡、白宫、西阳、水车、畬坑、径二等地区,共计有200多户,已繁衍至42世。迁居外地者有:
■ 迁往广东省其他县市的有:
27世古万素,移居广东省海丰县;
28世古国纲、古国纪,移居广东省河源县康和;
29世古 凤,移居广东省新兴县;
29世古菁英,移居广东省连州;
29世古振英,携子古士显、古士永,移居广东省连州;
29世古尚韬,携子古士宽、古士简,移居广东省连州;
29世古尚信,携子古士大、古士恭、古士谦、古士敬,移居广东省连州;
30世古士运,携妻杨氏,移居广东省连州;
30世古桂峰,移居广东省陆丰县;
30世古南石,移居广东省惠州府归善县白沙湾;
30世古从云,携子古云生、古仑生、古进生、古昆生、古燕生、古岐生,于清朝康熙22年(1683年)移居广东省三水县丰宁庄;
30世古士儒、古士科、古士甲、古士华,移居广东省三水县;
31世古彦生,携妻李氏,儿子古其章、古其文、古其史、古其玉、古其富,移居广东省三水县;
31世古凤生(携妻何氏,儿子古阿丁)、古景生(携妻温氏,儿子古维城、古维汉、古维发、古维岐)、古元生(携妻李氏,儿子古维斌、古维扬、古维嘉、古维兴),移居广东省三水县;
32世古存荣、古存连,定居广东省连南县;
32世古存义,移居广东省连州市;
33世古复梁,移居广东省海丰县;
34世古宏财(儿子古集福、古集义、古集富、古立德)、古英财(儿子古立文、古立元、古立武),移居广东省丰顺县;
36世古正礼、古集礼,移居广东省揭西县河婆镇;
37世古就霖,移居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洋坑背村(次子古焕泉,移居香港);
37世古孟华、古桂华、古运华、古新华、古松生、古华生,移居广东省阳山县;
37世古新林、古坤林,移居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农场;
38世古来路、古来清、古来发,移居广东省普宁市;
38世古瑞权、古鼎发,移居广东省揭阳市;
38世古传发、古春庭、古胜泉,移居广东省韶关市;
38世古浪生、古浪涛、古小浪,移居广东省仁化县;
38世古桂权,移居广东省连县(今连州市)林场;
38世古小斌、古镜棠、古治文、古育才、古百坤、古百堂,39世古耀南、古仁桓、古清林、古英平,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8世古荣才,移居广东省兴宁市;
39世古文武,移居广东省东莞市;
39世古海鹰、古海球、古海浪、古朋文、古朋安,40世古文平,移居广东省中山市;
39世古小卫、古朋胜、古伟贤,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9世古小斌,移居广东省顺德市;
39世古仁昌、古生林,移居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
39世古超群,移居广东省惠州市;
40世古焕林,移居广东省紫金县。
■ 迁往广西省的有:
38世古妙荣,移居广西省宜山县。
■ 迁往江西省的有:
28世古国昌,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移居江西省南康市赤土镇神背村;
29世古咏求,移居江西省遂川县七岭板桥;
29世古声扬,携子古弘儒、古昌儒、古南祥、古南凤,于清朝康熙丙子年(1696年)移居江西省遂川县溪口;
35世古日有,于清朝康熙14年(1675年)自梅县柴黄堡莲塘村移居江西省遂川县七岭;(古小彬注:依照迁居时间,不可能出现35世,应该是在29—30世,疑世次有误。)
35世古日塖,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自梅县柴黄堡莲塘村移居江西省遂川县七岭。(古小彬注:依照迁居时间,不可能出现35世,应该是在29—30世,疑世次有误。)
39世古辉伦,当代移居江西省安远县高云山。
■ 迁往海南省的有:
41世古海平、古陆平,移居海南省白沙县龙江农场。
■ 迁往陕西省的有:
38世古运荣,携子古涛、古诚、古波,移居陕西省西安市。
■ 迁往上海市的有:
40世古炎辉,古炼辉,移居上海市。
■ 迁往江苏省的有:
40世古奕清,移居江苏省南京市。
■ 迁往湖南省、湖北省的有:
29世古声远,携子古富儒、古贵儒,于清朝初年移居湖南省浏阳县;
30世古登先,移居湖南省醴陵市西乡;
30世古贵卿,移居湖南省浏阳县;
30世古士亮,移居湖广;
31世古维纲、古维常,移居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县);
36世古坤奎,移居湖南省长沙市。
■ 迁往四川省、重庆市的有:
30世古杰儒,携妻子林氏、儿子古周侯(生子古元伯、古友伯),移居重庆市垫江县;
30世古达儒,携妻子丘氏、儿子古周纲、古周纪,移居重庆市垫江县;
31世古直生,移居重庆市垫江县;
32世古荣廷、古应廷、古龙若、古粦若、古凤若,33世古巽伯,移居四川省;
39世古福泉(又名古里),移居四川省。
■ 迁往贵州省的有:
37世古伟光、古伟明,移居贵州省六盘水市;
38世古绍良,移居贵州省绥阳县;
38世古英才,移居贵州省独山县;
39世古建林,移居贵州省遵义市。
■ 迁往云南省的有:
38世古瑞昌,移居云南省昆明市;
38世古学洪,移居云南省元江县红河华侨农场。
■ 迁往江苏省的有:
38世古瑞琪,移居江苏省苏州市。
■ 迁往安徽省的有:
39世古建忠,移居安徽省马鞍山市。
■ 迁往新疆省的有:
38世古祥彬,39世古耀轩,移居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40世古文辉、古燕辉,移居新疆省。
■ 迁往香港的有:
38世古德昌、古浪凡,39世古城才、古国华、古国强,40世古营辉、古欣粦,移居香港。
■ 迁往台湾的有:
33世古立盛、古正伯、古立芳、古立万,36世古安发,37世古焕粦,40世古添辉,移居台湾;
37世古文亮、古裕章,38世古发云,移居台湾高雄。
■ 迁往海外·印尼的有:
35世古庆康、古庆官,36世古奇才,37世古春麟、古桂秀、古清辉、古镜泉,38世古鼎传、古裕传、古淼琳、古淼涟,先后移居印尼吻哩洞;
37世古炳云、古蜀云、古展平、古达平、古利平、古建平、古文山、古官佑,38世古顺生、古顺喜、古金水、古煌彬、古荣彬、古淼鑫、古焕金、古焕良、古鼎和、古鼎华、古鼎滔,39世古国炎、古国城,古国奎、古国良、古国光、古国秋、古新豪、古新霖、古尧谋,40世古栋辉、古敬辉、古作辉、古立辉、古碧辉、古燕辉、古式辉、古旭辉、古杭辉、古胜辉、古新辉、古嘉辉、古梁辉、古宣辉、古贤辉、古南辉、古源辉、古安辉、古金辉、古铿辉、古铮辉、古清辉、古翰辉,先后移居印尼。
■ 迁往海外·马来西亚的有:
36世古天佑、古承保,移居马来西亚大北叻;
36世古安祥、古增祥,37世古官增、古凤兰、古洪运、古洪源,38世古发林,39世古育泉,39世古鼎章,先后移居马来西亚;
36世古鼎祥,移居马来西亚柔佛州;
37世古洪炳,移居马来西亚吉隆坡。
■ 迁往海外·新加坡的有:
34世古德凤、古德锦,36世古添寿、古接喜,37世古运泉,38世古焕荣、古火云古浩瀛、古德福、古德富,移居新加坡。
■ 迁往海外·缅甸的有:
36世古赓曾,37世古鼎安,40世古光辉,移居缅甸。
■ 迁往海外·泰国的有:
36世古承凤,38世古佛英,39世古仙云,移居泰国。
■ 迁往海外·文莱的有:
36世古奇文,移居文莱。
■ 迁往海外·澳大利亚的有:
38世古泽瀛,移居澳大利亚。
古小彬 在梅县五里亭宋朝进士古成之祠 调研
③三房12世古敏支系,迁居石窟都(今蕉岭、平远属地),敏公系单传至15世古再思生二子文龙、仕龙,子孙愈昌,开始有迁居创基,详见蕉岭县概况。
文龙公支系回迁梅县,居松口至车而后迁黄沙(今松南乡)坪上立基,生四子17世古宝臣、虎臣、信臣、荩臣,宝臣生三子古钺、古镇,虎臣生二子古鉴、古铭。信臣单生古钦。
19世古隆孙创基圳头,孙枝200余家,约800人丁。旅居外地众多,尤多在印尼,知名者如古康明、古芳茂、古芳锦、古桐章,另有马来的古国璇、古秀阶等。
19世古铭(字应祥)迁居兴宁市,另有一支迁丰顺县。
仕龙公子孙回迁梅县者,有震臣公长子古铠后代23世回迁东郊东街者,有40余户200余人;
尚忠公(古铠长子)派,居万安都一图里长;
尚质公(古铠次子)明初回迁,卒后,其后裔移居周溪,现有40余户近200人,子孙散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韶关等,迁国外如美国、瑞典、法国、印尼、缅甸、印度、马来、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等,人才众多,户数超过祖籍住户;
尚文公(古铠三子)派,居西郊桃西、西富岗、白云岗等地;
尚义公(古铠四子)派,居河程江乌石头、坪上,现有40余户近200人;
另有震臣公次子18世古铨的次子古廷璋,元代南迁白渡悦来樟树坪创基,子孙繁衍昌盛,而后分居白渡汶水村、城东葵上、黄泥塘村、莲塘村、石扇象村等,樟树坪、汶水,现有100余户600多人,建有八世祖成之公功迹,由当年名宿古云琼、古善愚、古侃、古钊扬等,发起兴建的“象宿中学”,莲塘村有100余户500多人,黄泥塘、石扇象、猫公坑等有20户100余人。
■ 迁居江西省者有:
26世古居台、古居简、古居敬,移居江西省崖石;
28世古祯甫、古祥甫,自西厢楼下移居江西省兴国县;
28世古 全,携子古用伯、古清伯、古陵伯,自松口镇移居江西省宁都县;
29世古豫伯,携次子古训厥(字锦成),自松口镇移居江西省遂川县樟木坑;
29世古永清,自梅屏堡移居江西省于都县;
37世古流芳,携子古振华、古振雄,自西郊西富乡移居江西省会昌县;
37世古继禹(古法),自程江镇移居江西省南昌市;
37世古抗熙、古晶熙,自松口镇移居江西省赣州市;
37世古冬元,自白渡镇移居江西省于都县盘古山;
37世古耀概,自城东镇移居江西省寻乌县;
38世古燕鼐,自白渡镇移居江西省石城县。
■ 迁居广东省其他县市者有:
24世古继安,移居广东省西宁县(今郁南县);
24世古继宗,移居广东省东安县(今云浮市);
28世古仪文、古奕文,29世古进伯、古宏伯,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潮州;
28世古应九、古俊九,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阳山县;
29世古孟伯、古仲伯、古季伯,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惠东县稔山镇;
29世古临伯,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归善县;
29世古本康(号祚卫),携子古国瑛、古国琦、古国理、古国琇,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新安县(今广东省深圳市,以及香港九龙、新界等地);
30世古奕勷、古奕俊、古奕亮,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广宁县;
31世古熙伯,自城东镇莲塘移居广东省潮安县归湖镇草塘村;
31世古熙宾,自城东镇莲塘移居广东省阳春市东坑;
31世古熙畴(八品顶戴),自城东镇莲塘移居广东省阳春市林冲,于古鹏伯之子古以优、古以球,共祠堂;
32世古肇开,自东厢三坑移居广东省海丰县;
32世古亮甫,携子古文老,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潮州立家;
32世古添淑,携子古琼长、古琼二,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阳山县;
32世古广文、古位文、古魁文,清朝时期,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4世古锦祥、古坤祥,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江门市;
34世古太明、古太猷、古太华、古大常、古大垣,于民国时期,自古田伯公坳移居广东省南雄县;
35世古廉昌,自簸箕栋移居广东省四会市;
35世古国亮,自程江镇移居广东省茂名市;
35世古国檀,36世古志斌,37世古继尧(古治)自程江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5世古开进,37世古财盛、古健中,38世古福昌、古革承,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5世古其锋、古其新,自城北镇移居广东省乳源县;
36世古抚南,原籍松口镇,印尼归侨,定居广东省惠来县大南山农场;
36世古悦华,37世古亘荣、古楼芳,自教场背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枢兴,37世古炎坤,自城北寨下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俊谋,自簸箕栋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德才,自东郊乡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鸿江,39世古浩辉,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鸿安、古茂方,37世古静楼、古磊熙、古建星、古文光、古垦华、古耿源、古汝源、古尧国,38世古兆波、古焜茂、古田福、古文涛、古国兴、古庆丰、古 诚、古坤茂、古阶茂、古伴茂,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梅昌(儿子古海),38世古庚云、古国康,自白渡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6世古余贤、古余初,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台山市华侨农场;
37世古孟芳,自教场背移居广东省和平县;
37世古淦元,自西郊西富乡移居广东省清远市;
37世古乃栋,自西厢塘尾移居广东省新会县(今江门市新会区);
37世古维卓,自城北寨下移居广东省揭阳市;
37世古宣清、古洵清、古曼清,38世古志刚,自江南溪宫坝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7世古干清,自江南溪宫坝移居广东省中山市;
37世古乐群,自江南溪宫坝移居广东省东莞市;
37世古乐善,自江南溪宫坝移居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
37世古继舜(古理),自程江镇移居广东省紫金县;
37世古平声,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化州市;
37世古荣华,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茂名市;
37世古领群、古维群,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怀集县;
37世古雪福,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佛山市;
37世古裕泰,38世古文华,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惠来县;
37世古钦凯、古锦昌,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汕头市;
37世古炳元,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湛江市;
37世古文烈、古文强、古文雄、古文峰、古文胜、古文君、古文坚,自古田伯公坳移居广东省韶关市;
37世古梅华,自碓塘下移居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
37世古国平,38世古富元,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汕头市;
37世古振达、古振环,38世古镜洪,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蕉岭县华侨农场;
37世古梅轩,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蕉岭县大地;
38世古志德、古小鹏、古志浩,自江南溪宫坝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38世古志伟、古志东,自江南溪宫坝移居广东省清远市;
38世古小松、古庆春,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珠海市;
38世古振刚,自松口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38世古辉云,自白渡镇移居广东省潮州市古巷镇;
38世古 帆、古 江,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湛江市;
38世古杰才、古连才、古佑香、古信才,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江门市;
38世古志汉,39世古伟思、古伟东、古天龙、古天松,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深圳市;
38世古妙雄,自罗衣移居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38世古海权,自石扇镇移居广东省惠州市河南岸镇(其中有一子古安辉,移居香港);
38世古海栋,自石扇镇移居广东省清远市;
38世古海材,自石扇镇移居广东省四会市;
39世古德芳,自扶大镇移居广东省汕头市;
39世古龙安,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39世古伟忠,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云浮市;
39世古嘉明,自白渡镇移居广东省肇庆市;
39世古伟旺,自白渡镇移居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39世古晨燕、古晨丰,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海丰县;
39世古天然,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蕉岭县城;
39世古天行,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大埔县;
39世古通才,自城东镇移居广东省韶关市;
39世古建辉、古满辉,自石扇镇移居广东省广州市。
■ 迁居广西省者有:
30世古运俊,自东街攀桂坊移居广西省柳州市东门外;
32世古宾生,自城东镇莲塘移居广西省;
33世古乘隆、古广隆、古名隆,自松口镇移居广西省;
36世古德志,自东郊乡移居广西省柳州市;
37世古桥声,自松口镇移居广西省柳州市;
37世古国鑫,印尼归侨,原籍石扇镇,印尼排华时期移居广西省柳州市;
38世古恩添,自白渡镇移居广西省;
38世古宇明、古宇光,自城东镇移居广西省玉林市。
■ 迁居北京市者有:
37世古玉书、古伟声,自松口镇移居北京市;
37世古启伦,自碓塘下移居北京市;
38世古伟良,自白渡镇移居北京市;
39世古辉星、古正安,自城东镇移居北京市。
■ 迁居上海市者有:
36世古鸿仁、古鸿生,自城东镇移居上海市;
37世古添尚,自松口镇移居上海市。
■ 迁居天津市者有:
37世古汉彬,自城东镇移居天津市。
■ 迁居海南省者有:
34世古涌蔚,自程江镇移居海南省;
35世古棉昌,36世古志成,自簸箕栋移居海南省;
36世古木生,自水口镇移居海南省;
37世古乃森、古乃勇,自西厢塘尾移居海南省;
37世古志勇、古志辉、古志南,38世古禄华,自松口镇移居海南省;
38世古海南、古海辉、古海东,自西郊西富乡移居海南省;
39世古连星,自城东镇移居海南省。
■ 迁居福建省者有:
37世古钦焕,自松口镇移居福建省连城市;
37世古钦湖、古国庆、古兆庆、古建庆,自松口镇移居福建省;
37世古兰兴,自松口镇移居福建省武平县;
37世古振恩,印尼归侨,原籍石扇镇,印尼排华时期移居福建省;
39世古天安,在城东镇移居福建省永安市。
■ 迁居江苏省者有:
37世古振生,自松口镇移居江苏省南京市。
■ 迁居浙江省者有:
38世古国槐,自松口镇移居浙江省杭州市。
■ 迁居湖南省者有:
36世古欣祥,自程江镇移居湖南省郴州市;
37世古志伟,自松口镇移居湖南省衡阳市;
37世古义兴,自教场背移居湖南省;
37世古乾坤,自城北寨下移居湖南省长沙市。
■ 迁居湖北省者有:
37世古集华、古润芳,自教场背移居湖北省武汉市;
37世古立元,自西郊西富乡移居湖北省武汉市;
37世古党超,自松口镇移居湖北省。
■ 迁居贵州省者有:
37世古达芳,自教场背移居贵州省。
■ 迁居云南省者有:
36世古接彬,自西郊移居云南省昆明市;
36世古建新,37世古煌联,自松口镇移居云南省;
37世古意元,自西郊西富乡移居云南省;
38世古海铭,印尼归侨,原籍石扇镇,印尼排华时定居云南华侨农场;
39世古恩辉、古志辉,自石扇镇移居云南省昆明市。
■ 迁居河南省者有:
32世古胜甫,自松口镇移居河南省立家;
36世古志伟,自西厢移居河南省郑州市;
39世古季辉,自石扇镇移居河南省郑州市。
■ 迁居河北省者有:
39世古少安,自城东镇移居河北省邯郸市。
■ 迁居陕西省者有:
37世古凯声,自松口镇移居陕西省西安市;
37世古汉淼,自城东镇移居陕西省。
■ 迁居甘肃省者有:
39世古天聪,自城东镇移居甘肃省白银市。
■ 迁居新疆省者有:
37世古桃恩,自松口镇移居新疆省;
37世古南睦、古振铎、古振江,自城东镇移居新疆省;
38世古宣鼐,自白渡镇移居新疆省;
38世古志坚,自城东镇移居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 迁居辽宁省者有:
38世古光辉,自城东镇移居辽宁省沈阳市;
39世古淼星,自城东镇移居辽宁省阜新市。
■ 迁居吉林省者有:
39世古清中,自石扇镇移居吉林省长春市。
■ 迁居黑龙江省者有:
39世古宝安,自城东镇移居黑龙江省。
■ 迁居香港者有:
35世古康宣、古修良(携子古德容、古德操)、古修谋(携子古德焕、古德明),36世古昶辉,37世古志炎,自东郊乡移居香港;
35世古锡诰、古玉禄,36世古赞善,37世古学文、古学超、古学友、古学渊、古学裕、古钤熙、古俊连、古裕声、古捷福,38世古喜修、古喜平、古喜安、古兆垣、古同轩、古群盛,39世古思忠,自松口镇移居香港;
36世古国华,38世古仕昆,自教场背移居香港;
39世古安辉、古湘辉、古新辉、古民辉、古远辉、古友辉,自石扇镇移居香港。
■ 迁居澳门者有:
37世古汉文、古加元,自西郊西富乡移居澳门;
38世古禄粦,自松口镇移居澳门;
40世古志强,自城东镇移居澳门。
■ 迁居台湾省者有:
30世古吉瑞(配苏氏)、古吉伟(配黄氏),31世古恭淑、古凤淑,34世古书启(携次子古昆猷),36世古松忍、古宗新,37世古筱建、古筱园、古立伟、古定发、古寿恩、古天声、古麟庆,38世古金荣,自松口镇先后移居台湾;
34世古鉴蔚,35世古国新,自程江镇移居台湾;
35世古锦兰、古德兴、古德旺,自东郊乡移居台湾;
36世古念绅(字若贤),37世古时芳、古建昌、古尧兴,自教场背移居台湾;
36世古智生,37世古锦元、古铭元、古鑫元,自西郊移居台湾;
36世古森兴,自城北寨下移居台湾;
36世古廷昌、古宛昌、古迈五,37世古而宝、古而鸿、古而俊、古宝华,38世古建诚、古恩通、古汉鼐、古吉鼐、古崇鼐、古今鼐、古志鼐、古旺鼐、古惠鼐、古电清,自白渡镇移居台湾;
36世古中天(古友安),37世古次生,自城东镇移居台湾台中市;
36世古德安,自城东镇移居台湾新竹县;
36世古士琳(儿子古振文),自城东镇移居台湾高雄市;
37世古志国、古汉光、古汉华、古意清,38世古钊扬,39世古兴安、古天让,自城东镇移居台湾;
37世古振铨,38世古辉文,自城东镇移居台湾台北市;
37世古耿芳,自西郊西富乡移居台湾台北市;
38世古建诚,自白渡镇移居台湾苗栗县;
38世古辉章,自白渡镇移居台湾台中县;
38世古兆章,自白渡镇移居台湾高雄市;
38世古文忠,自石扇镇原籍台湾台北县中和市;
39世古晓章,自城东镇移居台湾台北县中和市。
■ 迁居海外·越南者有:
31世古琏淑、古璘淑,32世古泮甫、古乾长、古坤长,33世古就友、古琏生、古永德、古永亮、古伦芳、古兰芳、古连芳、古远芳、古奕芳、古来芳、古信芳、古盛芳、古唐芳、古和官、古万官、古英官、古联延、古联顺,34世古书铎、古书联、古书仁、古书瑾、古书荣、古书廷、古书和、古书权、古书相、古书华、古书楼、古书聚、古传书、古福华、古宜芳、古宜广、古宜往、古宜松、古宜炎、古宜雨、古佐达(儿子古球捷)、古仪达(儿子古学捷、古习捷、古读捷)、古宏纲、古连香、古义香、古庆香、古文乾、古文启,35世古温礼、古东礼、古绳芳、古天纵、古学隆、古学龙、古学近、古学务、古学娘、古学登、古学声、古学裁、古学成、古学盛、古日捷、古严捷、古云捷、古学慎、古展芳(号玉滨)、古企仁、古达交、古达让、古达荣,36世古如禄、古如欲、古如炫、古如济、古宝书、古志辉、古开辉、古珊辉,37世古钦佑、古国省,自松口镇先后移居越南(旧称交趾、安南);
36世古新乾,自松口镇移居法属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
■ 迁居海外·印尼者有:
31世古瑚淑、古球淑、古佩淑、古又淳、古又滉、古戊淑、古敏淑、古京淑、古澭翰、古翰、古潍翰、古涟翰、古达翰、古镇光,32世古立宽、古立祥、古立建、古日楠、古佐伯、古金兴、古齐兴,33世古世楷、古德仁、古德智、古培昌、古复昌、古生祥,34世古书程、古书教、古文敏、古文宽、古景营、古顺营、古南香,35世古冬捷、古俊捷、古清泉,37世古福泰、古福忠、古福全、古富昌、古雄昌、古洛贵(儿子古康明、古庄明、古万明、古胜明),38世古广茂,自松口镇先后移居吧城(今印尼雅加达);
33世古钊郎、古森郎,自东郊乡移居吧城(今印尼雅加达);
33世古双寿,34世古魏祥,35世古深泉、古乃祀、古学玖、古德贤、古攸贤、古木贤、古昌贤、古祝贤、古标联、古应恩、古继恩、古坦恩、古恒恩、古垂盛、古琴章、古登贤、古钦联、古让联、古汀联、古绎联、古华章,36世古水生、古桂生、古宗庆、古宗品、古宗迎、古殿持、古殿球、古睦宗、古浪礼,37世古建嘉、古鸿嘉、古谋昌、古志昌、古涛华、古联华、古伟源、古万连、古育连、古振连、古源连、古森连、古信连、古强连、古林连、古昆连、古乾连,自松口镇移居印尼泗水;
34世古书钦、古惟栋(甲必丹),36世古传盛、古安盛、古金兴,自松口镇移居印尼坤甸;
34世古宏纪,35世古衡联、古绎联、古心贤、古棠联、古仕芳、古浪章、古春章,36世古桥生、古金生、古陔南、古洪辉、古鸿翔(携子古建钧、古建根、古建昆)、古如星、古如乾、古如增、古如隆、古如凤、古如阶、古及善、古明节、古明淦、古明尊、古宝泉、古敬礼、古湘礼、古宝全、古宝磊、古喜良、古宪礼、古宪爵、古宪位、古宪殿、古宪都、古宪邑、古宪威、古从喜、古琅礼、古旺召、古旺道、古旺远、古旺晋、古立运、古南昭、古旺风、古旺儒、古敏昭、古普昭、古宽昭、古龙震、古龙桔、古龙坚、古龙清、古杰勋、古育淡、古育琛、古耀厘、古余信,37世古富芳、古桐章、古福生、古福任、古学声、古学让、古学银、古学本、古鑫庆、古维熙、古胡熙、古京珠、古烈熙、古财熙、古福恩、古桂恩、古德昌、古铄源、古永连、古才茂、古才荣、古兴连、古茂连、古润连、古畅连、古恭顺、古傲贵、古德生、古宣声、古振声、古琴声、古智福、古裕考、古裕元、古俊福、古伟源、古汉良、古育财、古富礼、古木南、古木生、古国贤、古国栋、古芬珠、古鑫珠、古铨庆、古焕章,38世古喜遵、古兆隆、古嘉茂、古海龙、古海旭、古群保、古群锋、古群光、古群正、古群展、古群发、古群奋、古新贵、古达贵、古昌贵、古四贵、古顺莹、古顺财、古玉文、古玉亮、古玉伟、古玉本、古玉强、古玉盛、古玉雄、古禄联、古金联、古新育、古新梅,自松口镇先后移居印尼;
34世古奎山、古石门、古石金、古石泉、古石生,35世古锦堆、古锦亮、古锦铨、古锦标、古锦环、古锦兴、古锦淦、古锦彬、古锦权、古康烈、古康鸣,36世古德南、古德楼、古展辉、古雄辉、古干辉、古胜辉、古志辉、古光辉、古添辉、古炽辉、古荣辉、古迪顺,自东郊乡周溪村先后移居印尼;
35世古炎粦、古燕粦,36世古致祥、古远华、古通华、古钏华、古金镇、古金营(携长子古钦兴、三子古国兴)、古金生(携子古胜兴)、古金济(携长子古光兴),37世古耀兴,自教场背田心移居印尼;
35世古国钦、古国均、古国水、古国相、古国华、古国友,自程江镇移居印尼;
35世古瑞祥、古勋祥,36世古士仁、古鸿辉、古鸿波、古鸿中、古亨寿,37世古梅江、古梅森、古岳生、古简生、古庆松、古杜松、古爱松、古秀生、古启生、古德生、古梯云、古振雄、古振元、古伟松、古富珍、古培珍、古振宗、古维宗,38世古秉建、古秉海、古秉耀、古国中、古国礼、古国成、古国仁、古国辉,39世古延抵、古洪鑫、古函鑫、古浩鑫、古海鑫,自城东镇移居印尼;
36世古礼和,自城东镇移居印尼爪哇;
36世古冠昌,自白渡镇移居印尼万隆;
36世古馥昌、古育昌、古裕昌、古南昌(携长子古贵发、三子古庆发)、古恒昌、古梓昌,37世古家驹、古顺发、古家焕、古德发,38世古国强、古国金、古国安、古国仁、古恩尧,自白渡镇移居印尼;
37世古荷生,自城东镇移居印尼雅加达;
37世古林盛、古安盛、古能盛、古禹盛,38世古荣民、古英民、古德才、古美炎、古美新,自石扇镇移居印尼。
■ 迁居海外·马来西亚者有:
33世古石泉(侨领),于清朝道光初年,自松口镇移居马来西亚槟榔屿;
34世古锦昌、古生昌、古吉昌,自教场背田心移居马来西亚吉隆坡;
34世古石琪、古石基、古纯裕,35世古康威,自东郊乡周溪村移居马来西亚;
34世古如育、古翼祥,35世古初礼、古有斐、古国伦,自松口镇先后移居马来西亚大北叻;
34世古文教(儿子古庚贤、古庚二),自松口镇移居马来西亚古晋;
35世古潜芳、古学照,自松口镇移居马来西亚槟榔屿;
35世古其皇,36世古天益,自城北镇古田伯公坳移居马来西亚婆罗洲三发坡;
35世古辉珠、古兆环(号汉伟),自城东镇移居马来西亚大北叻;
36世古焕新,自西郊移居马来西亚霹雳州;
36世古楷昌、古祝昌、古乐昌,37世古家云,自白渡镇移居马来西亚;
37世古锦宏、古锦环、古锦珠、古顺昌、古水昌、古万昌、古耀昌、古才昌、古文昌、古元昌、古福昌、古华昌、古泉昌、古武昌、古裕昌,自松口镇移居马来西亚;
38世古华元、古桂洪(携三子古锦光、四子古国光),自城东镇移居马来西亚。
■ 迁居海外·新加坡者有:
34世古棠粦、古石根、古石陶,35世古顺昌(儿子古奇振、古斯霞、古三霞)、古康仁、古康仪,自东郊乡周溪村移居新加坡;
35世古其标(儿子古天任、古天兰、古天英、古天崴、古天化),36世古天泰、古天开、古天阳,自城北古田伯公坳移居新加坡;
35世古其勇,自城北镇移居新加坡锡湖;
36世古鸿福、古鸿明、古鸿光,38世古来福,自城东镇移居新加坡;
37世古明坤,自城北寨下移居新加坡。
■ 迁居海外·泰国者有:
34世古纯晃,自东郊乡周溪村移居泰国;
34世古安祥,36世古从真,37世古森阶、古富阶、古光阶、古通阶、古美阶、古满阶、古玉梅,自松口镇移居泰国;
34世古登蔚、古燕蔚(儿子古国淼、古国华、古国森),民国时期,自程江镇移居泰国;
36世古金谋、古金贵,自教场背田心移居泰国;
36世古鸿生、古柏生(儿子古贵顺、古永顺),自西郊移居泰国;
36世古南寿,37世古明生,38世古元金,自城东镇移居泰国;
38世古志坚,自江南溪宫坝移居泰国。
■ 迁居海外·缅甸者有:
35世古有保、古有才、古有银,自西厢移居缅甸;
35世古森昌,自东郊乡移居缅甸仰光;
35世古应捷、古喜捷、古禄捷,自松口镇移居缅甸仰光;
35世古梅粦、古辉琏、古颖郎,36世古财广,37世古光盛,38世古增清、古复昌、古焕然、古淼才,自城东镇移居缅甸仰光;
36世古营生,自西郊移居缅甸仰光;
36世古检昌、古普昌,37世古盛楷,自白渡镇移居缅甸;
36世古鸿盛、古焕章,自城东镇移居缅甸毛淡棉;
36世古鸿安、古权章、古怀章、古国章,37世古绍光、古耀辉、古耀雄、古耀金,38世古秉元、古秉尧、古秉香、古森元、古永元、古清源、古秉光、古顺才,自城东镇移居缅甸;
37世古志汀,自东郊乡移居缅甸;
37世古新发,自白渡镇移居缅甸仰光。
■ 迁居海外·印度者有:
34世古石金,自东郊乡周溪村移居印度(古石金长子古康礼,自印度移居美国)。
■ 迁居海外·毛里求斯者有:
35世古安元,36世古端华、古颂华,自教场背先后移居毛里求斯;
35世古盛昌,自东郊乡移居毛里求斯;
36世古兴祥,自程江镇移居毛里求斯;
37世古思推,自城北寨下移居毛里求斯;
37世古杜轩,自城东镇移居毛里求斯。
■ 迁居海外·英国者有:
36世古启华(儿子古仕龙),自教场背移居英国伦敦。
■ 迁居海外·法国者有:
37世古端盛,携四子古桂洪、五子古桂孝、六子古桂清,自松口镇移居法国里昂市。
■ 迁居海外·德国者有:
38世古桂林,自松口镇移居德国。
■ 迁居海外·瑞典者有:
34世古石鑫,自东郊乡周溪村移居印度,1983年随儿子古康熙、古康仁、古康强、古康英、古康满、古康□,定居瑞典。
■ 迁居海外·日本者有:
34世古石麟,自东郊乡周溪村移居台湾,后随儿子古德兴、古德旺移居日本。
■ 迁居海外·美国者有:
32世古文连,33世古恩郎、古润郎父子,自东郊乡移居美国旧金山;
32世古式甫、古满生、古万顺,自松口镇移居美国旧金山;
33世古今辉,自城东镇莲塘村移居美国檀香山;
35世古才郎(携子古德安),自城东镇移居美国檀香山;
35世古康礼(儿子古国俊、古国杰),祖籍东郊乡,自印度移居美国;
35世古鸿章,36世古荣山、古耀山、古恺山、古廷山、古玉山、古鸿声、古鸿仪、古鸿谋、古鸿廷、古鸿劲、古鸿干、古鸿澄、古鸿沼、古金寿(儿子古汉维、古汉美),自城东镇移居美国;
36世古力生、古活生,自西郊移居美国;
36世古达琛、古钦荣,37世古烈源、古宜发,38世古宗基,自松口镇移居美国;
37世古乐天、古乐正、古乐进,自江南溪宫坝移居美国。
■ 迁居海外·加拿大者有:
36世古德旺,自东郊乡移居印尼后,于1967年移居加拿大。
■ 迁居海外·澳大利亚(澳洲)者有:
35世古玉琏、古玉琛、古玉明、古玉群、古玉鉴、古玉仁、古玉环、古玉球、古玉瑜、古玉理、古玉山,36世古如飞,37世古晋盛、古超盛、古策盛,38世古文胜、古桂平,自松口镇移居澳大利亚。
37世古兴邦(又名蔡正),自教场背移居澳洲。
左起:古小彬、古惠龙、古达清、古胜煌、古振江 在梅县五里亭古氏成之公祠
【开基祖之二:宋朝/江西宁都·十世祖古伯和、古伯程等】
据江西省宁都县《古氏族谱》记载:
宋朝时期,六世祖全规公派下第10世古伯和携子古仲明,古伯程携子古仲羡、古仲先、古仲光、古仲我兄弟,俱徙居广东省程乡县(今梅州市)。
直系世代祖公(1—10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规→延昌→立之→大谅→伯和、伯程→
【喜讯】
古氏宗亲的升学宴、生日宴、婚宴、祠堂庆典、大型聚会等宴席所用古家酒(古家老窖、迎宾酒、古家窖酒、古府宴酒、古家宴酒),均可申请特惠价供应。
1、有代理区域的,由代理人统一申请;
2、没有代理点、但有宗亲平台的,由宗亲平台申请;
3、当地没有代理点、也未成立宗亲平台的,直接向古家酒业(深圳)有限公司申请;
4、诚招代理,服务更多的宗亲。
5、联系:18926420988
古世奖、古小彬(右)在梅县丙村镇溪口古氏祖祠